第81章 破阵子(3/4)
能被取为举人的不会超过三十人。竞争何其惨烈也。
解试过关,亦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奋马扬鞭,破阵功成。
又过了两刻钟,贡院那两扇沉重的朱漆大门缓缓打开,吱呀声让广场上的嗡嗡声瞬间止息。
十数名衙役鱼贯而出,沿着院墙排开,手中举着的木牌上写着“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溧阳”等字样。
“诸位贤生,请至刻有各自县名字样的木牌处搜检进场。”一约莫五旬上下的老者出现在院门口,高声宣告。
这老者正是州学教授,素来好脾性的他脸上多了分肃穆。
解试的主考官是通判,监考官大多是州学的教授、学正、学录、直学、司记、斋长、斋谕等。
江宁州学学子逾千人,几乎悉数参加了本次乡试。都是平素熟稔的师生,在此时却循不得旧情。
广场上的考生有那科场老手见衙役出来,便悄无声息的向本县检录处走去。乡试连考三天,着实是门体力活,从进场始便在考验考生的体力。能早点入考场,便缩短了在广场待检的时间,占得先机也。
教授话音未落,考生轰地散开,皆是急步走向各自的检录处,如鸟兽散。
王棣虽是科举新人,但有苏轼、王安礼等人事前告知相关事项,与王旁、王专、王桐、王楠几人第一时间便到了江宁县待检处。
这等场面委实壮观,饶是他前世经历过高考,也是有了稍稍的紧张。
他还是较为淡定的,王桐、王楠便不堪的多,后者似乎在哆嗦,有些站立不定。
王棣心中暗叹,考前恐惧症么,唯有靠自己调节了。
稍顷,衙役领着江宁县与上元县的考生首先检录,这算是州治所在的福利吧。
宽敞的大门后是两条甬道,各有官差守候。监考官黑着脸核实考生的信息,予人铁面无私感。
发解试考官在考试之前要审查考生的考试资格,对于不符合考试资格的考生,不得让其参加考试。有关考生资格的七项禁令,国子监发解试和开封府发解试考官审查考生要以五人为一保,外地发解试考官要查明验实考生资格,方许发解。
发解试考官审查的是考生是否伪冒籍贯,是否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