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花魁盛会(七)(3/5)
大丞相王安石的嗣孙,也便是现江宁知府王安礼的亲孙,“临川三王”中王元泽的嗣子,早先有“半山小神童”之誉,又被赞为“王家宝树”,甚得王大丞相喜爱,自幼跟随祖父左右。但王半山去世后,王棣似也成了祖父笔下的方仲永,泯然众人,销声匿迹。
大宋朝不缺天才,亦不缺神童,文坛那些个大佬们,哪个不是年幼便天姿卓绝、聪慧过人的?但更不乏“方仲永”之流。王棣,大抵是因乃祖之故方被人过度吹捧而少具才名。王家虽多读书种子,但亦非个个都可成“临川三王”。
而且,据悉这王棣过了年才十六岁。十六岁的王家小子,就敢和周美成、秦少游叫板,这究竟是无知者无畏呢,还是聂胜琼病急乱投医?或许还是另有别情?
总之,借着花魁大会的东风,王棣再度出名。
但他本人却一无所知,直到十四日傍晚时分王楠问及此事,他的第一反应是有人从中作祟。
会是谁呢?
他的脑子里闪过一个人的身影,问王楠道:“二哥,你们府衙可有接待西夏人?”
王楠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王棣又问:“西夏使团?”
王楠沉默,不答。
王棣似在自言自语:“西夏使团,姓梁,难道是哪家子弟?他们来金陵做什么?”又喃喃道:“没得罪他们吧,用这种手段,好手筋啊,知道动用舆论的压力逼我出丑。”
王楠忍不住问:“你和姓梁的照过面?有矛盾?”
矛盾?倒不至于。果然是那梁启伏搞的鬼啊,王棣将昨日的事粗略地说了说,心下大抵知道事情真相。
或许是因为那首《淮村兵后》让梁启伏心中不爽了,如果没猜错,对方便是那个家族的子弟了。这种权柄熏天的大家族的子弟,身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陋习。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姓梁的将王棣推向风口浪尖,这会儿肯定是端坐钓鱼台等着看王棣丢人现眼的好戏。
王楠微蹙着眉头,过了片刻,沉声说道:“姓梁的果然多有阴险之辈,这些龌龊手段使的炉火纯青了。”
他眼中掠过一丝厉色:“他梁氏在西夏作威作福倒罢了,还能跑到咱大宋抖威风不成?咱王家不轻易得罪人,却也从不怕得罪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