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花魁盛会(十一)(3/4)
扎实,出名蹿红并非不可完成的任务。
在他看来,彼时的青楼或者教坊司里并不乏出色的女ji,甚至大部分的才艺都要胜过后世的选秀选手。事实上,明末的“秦淮八艳”不仅个个相貌身材一流,而且诗词歌舞样样精通,与当时的复社文人来往密切,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当真巾帼不让须眉。她们的艳丽不仅令凡俗之人动心,更令许多英雄才子为之神魂颠倒,乃至历史随之改变。数百年后,风骨嶒峻柳如是、倾国名姬陈圆圆、艳艳风尘董小宛、侠肝义胆李香君等名ji仍为文人墨客津津乐道、心往神驰。
啧啧,这王萍萍怕与“秦淮八艳”相比也相差仿佛吧,也算是生不逢时了,否则后世野史轶闻中当能见其名也。
王棣脑洞大开,旁人自然是瞧不出的。
咿咿呀呀的二胡声起,过门后洞箫声隐隐约约的加了进来,渐渐营造出来伤感的氛围。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歌声起,首句出,有那通晓音律的人皆是“嗯”了一声,这用韵有些奇怪,坐直了身子凝神细听。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二句结束,是二胡与洞箫相伴的间奏,显然上片就这两句了。
这,是新词新律啊,秦少游制新曲了?
而对于那些音律方面有所欠缺的人而言,着重点自然在文字本身,细细品嚼之下视为甘醴,也是认定了是秦淮海的手笔,莫不折服于其的文采斐然。
歌声到“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处作结,长间奏后重复一遍,最后以三问结束。
二胡、洞箫声渐轻渐无声,唯有“此恨谁知”犹留耳边似逝未逝。
歌者似也沉浸于此中意境,良久,方缓缓起身盈盈一福。
台下不知是谁开声高呼“好啊”,顿时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久久不歇。
王棣看看王桐等人,见他们皆是作颓丧状,心知这几位在自己的撺掇下押聂胜琼赢,但现而今王萍萍的表现如此惊艳,那笔好不容易积攒下的钱财怕是要有去无回了。横财?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罢了。
他心下有数,秦观的词、王萍萍的演固然堪称上乘,但也并非不可胜之,走着瞧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