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应天长(3/4)
使开封处于“天下之枢”,“万国咸通”的有利地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汴河就没有东京城的繁荣。
这尚未进城,便已深深感受到大宋都城的特殊地位。这,在此时便是世界的最中心,代表了最高级的文明及最先进的科技。
此处位于东京东南处,水路抵京之所在。
王棣记得《东京梦华录》中说:“东城一边,其门有四,东南日东水门,乃汴河下流水门也。其门跨河,有铁裹窗门,遇夜如闻垂下水面。两岸各有门,通人行路,出拐子城,夹岸百余丈。“
但显然是记录不详的。据他了解,东京外城的平面近方形,南北长十五里,东西长十四里,有十二座城门和七座水门。城外有着名的“护龙河”的壕沟,宽三十多米。
外城东面有新曹门与新宋门,南面是陈州门、南薰门和戴楼门,西面有固子门、新郑门和万胜门,北面则有卫州门、新酸枣门、新封丘门和陈桥门。
这仅仅是外城,内城还有十座城门及两座水门。另外,皇城还辟有六门。
穿城而过的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条河道在东京城附近构成了庞大的水利网,使京城的水利交通空前地发展起来,形成了“天下之枢”的有利地位,也极大地满足了东京城的物资供应。太祖赵匡胤曾风趣地将汴河、蔡河、五丈河比喻成为“京都三带”,正是“八方辐辏,万国咸通”的水陆大都会。
在四条河流中,最为着名的当数汴河,它东西横贯东京城,“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故于诸水,莫此为重”。汴河入京,有水门三座,即东水门、西水门和西角子门。
王棣一行便是从西角子门入城。
守城的是巡检司人员。巡检司,掌管地方治安机构。真宗景德三年始置京东五路巡检司,其后各处分置,或置都巡检司。开封府有巡检四员,各领骑兵五十人,步兵八人。
这些个巡检人员俱是练就了火眼金睛,看人识货八九不离十,见得王棣一行衣着讲究、气度不凡,又有十多名扈随跟从,心下猜测许是封疆大吏或者京城高官的亲眷入京,不敢唐突放肆,上船后认真而不较真,过了搜检必需的程序便予以放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