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倾杯(2/5)
弟四进士,今岁江宁解试王棣叔侄五人同科中举亦为文坛雅事。
席中人皆与江南有关,或生长于斯或寄居于斯,便连吴语口音也颇有共通,自是言笑晏晏,其乐融融。
互表敬意联络了番感情后,话题终究还是转到百日后的春闱之上。
陈兢很是善谈,言语最多,又敬一盅酒,道:“虽说礼部试主考官尚未公布,某却是听闻,此事朝中已有定论,想来腊月前便该公诸于世了。”
身形削瘦的唐翊很是上心:“去疾兄,若是知晓本科主考,且说来听听,可莫藏掖。”
“据闻,明岁辛未科会试主考官当是元城先生刘待制。”陈兢倒不藏私:“浙师兄,你没收到消息么?”
陈兢,字克之。唐翊,字浙师。
唐翊若有所思,朱邛却似悟觉:“可是陶山先生透露的风声?”
陈兢微笑不语,当是默认朱邛所言。
王棣叔侄几人相视默然,心有戚威。
陶山先生,姓陆名佃,字农师,山阴人士。此人在历史上声名不显,但若说起他的孙子陆游,那便真是如雷贯耳了。
要说起来,陆佃与王家颇有渊源,王旁等人追忆往事,方觉感伤。
陆佃少时羸弱苦读,游学四方,而留高邮最久,尝从孙觉游,蚤以说《诗》得名。治平中,王安石讲学江宁府,佃往受教,以为平日就师十年,不如从安石一日。与安石子雱、沈凭、龚原等游,寖成“新学”学派。
其为熙宁三年进士,礼部奏名为举首。方廷试赋,遽发策题,士皆愕然,佃从容条对,擢甲科。初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徙知邓州,今知泰州。
其先世吴郡人,徙山阴鲁墟。祖陆轸,始以进士起家;父陆珪,仕止国子博士。
两浙路山阴陆氏,耕读传家,文风蔚然,实当世名门也。
陈兢兄长陈兟恰是泰州通判,与陆佃相交甚密。若是从陆佃处透露出的消息,可信度自是极高。毕竟,陆陶山与刘元城亦是好友。
元城先生叫刘安世,大名府人士,这可是个牛人。
熙宁六年,刘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元佑元年,司马光入朝为相后,推荐其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