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招潮(2/4)
效率极低。乞皇上以等第、分多寡为催法,由此,朝廷制定了五年十科之令。
同时,其工书法,正书遒劲浑厚。着有《易诗春秋传》《韩魏公别录》。《秋暑帖》、《与知府安抚左丞资政札》、《尺牍》等皆为传世墨迹。
另外,他是坚定的新法反对者,是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等项新法废罢斗争的参与者,大力弹劾抨击章惇、安焘、张璪等新法派官员,且是朔党的主要代表人物。
所谓“朔党”,新旧党争中旧党之一。其时,旧党有“元佑三党”之分:洛党,程颐为领袖,朱光庭、贾易为羽翼;蜀党,苏轼为领袖,吕陶等为羽翼;朔党,刘挚为领袖,梁焘、王岩叟、刘安世等为羽翼。
刘挚主张渐变,反对暴变,他认为新法推行太快,民众不能迅速适应。王岩叟深以为然。
不过,王岩叟只是反对新法用之太急,对王安石并无多少恶感,反倒是敬服其学问文采。且其与小自己一岁的王雱颇有往来,在王雱撰写《论语解》、《孟子注》、《新经尚书》、《新经诗义》等经书时亦是提出见解。
是以,王棣口称“长辈”确是不假。他此趟进京,携带新刻《论语集注》数百册用以呈奉先贤前辈,王岩叟便在此列。
锦衣人怔了怔,王棣之言不似作伪,可适才主子发了话要好生整治这阁子里的人,总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吧。
他正犹疑不定,门外有人喝道:“住手!”
几个人众星捧月般的簇拥着一个少年走进阁子。
这数人除却那个少年,余者皆二、三十岁,皆是头戴乌纱帽,身着皂罗衫,束角带,登革靴,正儿八经的文人装扮。那少年大抵十来岁,穿一身明黄色燕居服,模样俊美,顾盼生姿。
朱邛等人顿时便醒了酒,仅从对方穿着打扮,大致能晓得其身份。
本朝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在这里指“燕居服“(即居室中服用的衣物),因此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从隋代开始,帝王统用明黄色制衣,官臣不得乱用。据文献记载,由于朝廷内赐佩金银鱼袋的公服是以紫、绯色原料制做,故一般低级官吏不得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