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无闷(1/4)
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又另置一席酒菜酣饮畅谈。
赵佶年九岁,自是饮不得酒,高俅几人便代其屡屡举杯。除了王棣,余者皆是饮了个“酣畅淋漓”,尤其是朱邛三人,许是心中有“鬼”,相继醉倒昏睡不提。
遂宁郡王固然年少,却是玩乐好手,斗鸡走狗,促织蹴鞠,无有不精,偶尔还嘣出一两句市井俚语,真真不像一个皇室子弟。
他最看重的自是王棣,言称王三郎的文章尽能倒背如流,更是对“三郎体”赞不绝口,他日定成一代书法大家。
王棣有些矛盾。他看得出赵佶是真看重自己,也对,这位可是精擅书法的,物以类聚也好,见猎心喜也罢,总之这遂宁郡王对王棣绝对是另眼相看。
席间,王棣与高俅并无太多言语交谈,对方只语焉不详的提了两句,大抵是说苏轼将他推荐给了他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而后王诜举荐与遂宁郡王。
这便对了嘛,历史车轮兜兜转转、弯弯曲曲,仍是会回到原本的轨道。
这高太尉在宋史记载只寥寥数字,以“奸臣”论之,余皆不详,但野史却是有记录的。
南宋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说,“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吏,草札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师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
《挥麈录》作者王明清的外祖父乃是曾纡,而曾纡就是曾布的儿子,他所记载的曾家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可以信赖的。但是曾布婉拒了苏轼的好意。于是苏轼又把高俅推荐给了他的朋友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于是高俅又回到了东京。
王诜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徽宗)的姑夫,《宋史》中说,王诜虽然是堂堂驸马,但却是一个招蜂引蝶之辈,冷落蜀国长公主。公主后来郁郁而死,气得神宗在公主葬后立刻将王诜贬谪。不过王诜却是一个丹青书法的好手,徽宗在潜邸时,就常与之切磋,关系很好。
《挥麈后录》中说,王诜与赵佶在等候上朝时期相遇,赵佶忘了带篦子刀,于是向王诜借了一个,修理了一下鬓角。赵佶用后对王诜说:“这篦子刀的样式非常新颖可爱”。王诜回道:“我最近做了两个,还有一个没用过,稍后就派人给你送去。”晚上,王诜就派高俅到端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