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织网布局(2/4)
蜜的梨花白。”
展昭凝视地图上蔡府的朱砂标记。三年前他扮作游商接近王扈,用二十坛烈酒换得夜巡路线;两年前徐岩独子咯血垂危,他典当蔡邕所赠玉佩购得参药;一年前西市粮仓大火,醉仙楼伙计“碰巧”救下纵火犯的家眷……。
\"多年间,我让商队分批从幽州购入精铁。\"展昭抚过铠甲上的箭痕,那是去年护送蔡邕遭山匪截杀时留下的,
\"每套甲胄要经三家铁铺打造部件,再运到城郊农庄组装。\"
他说得轻描淡写,却忘不了深冬雪夜亲自蹲在炭炉旁打磨甲片的冻疮。
十三岁的少年能调动的,不过是蔡邕弟子的名头与穿越者的见识——用《九章算术》帮商贾清账,用《天工开物》指点铁匠淬火,用蹩脚的《孙子兵法》折服流民头目,像蜘蛛吐丝般织就这张暗网,终在这暗窖结成杀局,如今说来,也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
说来可惜,若是能再给展昭三年,这火,怕是怎么样都烧不起来了。
\"蔡师每日卯时三刻上朝,酉时归府。\"周焕递上密报时,袖口沾着新磨的墨汁,
\"小姐自虎牢关战事吃紧,已半月未踏出西厢。\"
提到\"小姐\"二字,他语气不自觉地放柔,三年前那个雪夜,正是蔡昭姬偷偷塞给饥民两袋粟米,才让周焕这亡命徒甘愿为展昭卖命。
展昭入城进了醉仙楼,董卓则马不停蹄的进入了相府地宫,鲸油灯将董卓的影子投在《洛阳富户名录》上,朱笔勾画处浸透血渍。
贾诩垂首立于阶下,目光扫过李儒袖口未拭净的墨迹,那是鸩杀少帝时溅上的诅咒。
“文和啊,你说这迁都诏书……”董卓肥指戳向长安地形图,镶玉甲套刮出刺耳声响,“该写‘体恤百姓’还是‘承天应运’?”
贾诩袖中指尖掐算,语气温吞如煮茶:“相国圣明。长安有函谷天险,可效光武据关中而平天下。然迁都需大义,不妨借童谣‘西头汉,东头乱’造势,再请太史令占出紫微西移之象。”
董卓突然暴起,金杯砸碎在贾诩脚边:“这帮畜生!老子要他们跪着出洛阳!”
他抓起名录撕扯,纸页纷飞如丧幡,“弘农杨氏存粮三十万石,河东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