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招贤纳士(2/4)
刘备按剑的手背青筋暴起。雌雄剑穗上的双鱼纹绞成死结,正如他此刻心绪——他何尝不知此举凶险?自周代乡举里选,至汉武察举孝廉,世家门阀早已将仕途铸成铁壁。若真打破此制,莫说兖州,恐怕整个中原的士族都会视他为仇雠!
“公达可知洛阳焚城那夜,我看到了什么?”展昭裂纹瞳孔幽光暴涨,“太学生尸骨堆积如丘,只因他们出身寒门!十常侍卖官鬻爵时,颍川荀氏可曾为百姓发过一言?”他甩袖震开荀攸的手,茶案上水痕凝成“民”字,“若天下才俊尽困于门第,汉室才是真的亡了!”
荀攸踉跄半步,左耳“听道”之能疯狂鼓噪——刘备的心跳如战鼓擂动,血脉中奔涌的竟是破釜沉舟的决绝。他闭目长叹,终于明白展昭为何要在此刻发难:兖州新立,百废待兴,正是借流民之势冲破枷锁的绝佳时机!
“使君…”荀攸嗓音沙哑,指尖无意识摩挲腰间玉珏,“纵有万全之策,也需十年教化、百年经营。如今贸然行事,只怕……”
“等不起!”展昭厉声打断。东郡郊野的惨状历历在目,饥童匍匐在土坑中刨食草根,老妇用最后一口粟米喂给垂死的孙儿,“等世家高门施舍仁义?等他们开恩让寒门子弟入仕?公达,你听!”他猛地推开轩窗,夜风裹挟着流民夯土筑墙的号子声涌入,“这兖州的冻土下,埋着多少冤魂的哭嚎!”
刘备突然拔剑!雌雄剑寒光劈开案几,碎木飞溅中,他赤瞳如火:“明日张榜——凡有安民之策、强兵之能者,不问门第,皆可至招贤阁应试!”对着荀攸恭敬施礼,“公达若惧,此刻便可携荀氏五万石粮种离去!”
荀攸怔怔望着剑尖,忽地轻笑出声。他整了整凌乱的衣冠,从袖中抖出半卷《盐铁论》:“攸七岁读此卷时,曾问祖父——贤良文学为何宁死不改税制?”指尖划过竹简上“民困则国危”五字,“今夜方知答案。”他俯身拾起摔落的玉冠,重新戴正,“这招贤阁的考题……攸亲自来拟。”
“招贤阁需立‘三不问’。”展昭指尖蘸茶,在案几上写出淋漓水痕,“不问出身、不问过往、不问立场。”此时荀攸已经外出,大堂内只有自己和刘备二人,刘备紧蹙眉峰,似乎在犹豫,“今冬匈奴南下,袁绍吞并韩馥在即,我们没有时间甄别忠奸。”展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