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尸骨不入徐州土(1/3)
这夜的雨一直没停,水滴斜敲窗棂,下邳府衙的药香被风卷得七零八落。陶谦枯槁的手指抚过榻边《徐州风物志》,书页间夹着的枯黄麦穗簌簌而落。这是他三年前亲赴琅琊劝农时,老农跪献的\"嘉禾\",如今穗粒早已散尽,只剩空壳倔强地支棱着。
\"使君,该用药了。\"陈登捧着药碗的手微颤,褐色的汤药映出他眼底的血丝。城中叛乱火烧粮仓时,是这位文弱谋士率家仆死守府库,衣摆至今还沾着丹阳兵的血,若是当时太史慈晚来一刻,陈登也算是魂宿徐州了。
陶谦却将书册轻轻推至案头,浑浊的瞳孔忽然泛起清光:\"元龙啊,你听这雨声。\"他指尖叩响青瓷盏,竟与檐角铜铃同频,\"建宁二年的秋汛,也是这般绵长。\"
陈登怔忡间,记忆如潮水漫过。那年他尚是总角小儿,随父亲陈珪巡视河堤。暴雨中的陶谦赤足立于溃口,指挥兵卒以肉身筑堤三天三夜,百姓至今传颂\"陶公肉堤\"的典故。而此刻榻上这具油尽灯枯的躯壳,与记忆中那道巍峨身影渐渐重叠。
\"玄德公到——\"
通传声未落,刘备已掀帘而入。他玄氅未解,肩头凝着匆忙赶来的寒露,雌雄剑鞘上的螭纹在烛火下泛着柔光。见到陶谦挣扎欲起,他疾步上前扶住老人肩背,掌心触到的嶙峋骨节令他喉头一紧:\"陶公切莫多礼,保重身体要紧!\"
\"玄德\"陶谦反握住他手腕,枯指竟迸发出惊人力度,\"可知老夫为何独召你夜谈?\"他突然剧烈咳嗽,帕上黑血快速浸透淹没图样,\"二十年前剿灭黄巾时,老夫曾在尸堆里救下个书生,他临死前攥着半块麦饼说"若能活着,定要让天下人吃饱"。\"
刘备瞳孔微震。雌雄剑穗无风自动,他想起初入联军时陶谦赠他的三千丹阳精兵,粮车上总多出几袋粟米,原来那不只是长者照拂,更是薪火相传的执念。
窗外惊雷炸响,陶谦忽然推开药碗,浑浊的眸子亮如寒星:\"徐州七郡的山川图,老夫绘了整整十载!\"他颤抖着扯开枕套,取出一卷泛黄的绢布,\"每道水脉、每处矿藏,皆用将士的血、百姓的泪描过!\"
舆图铺展的刹那,刘备仿佛看见万千魂灵自绢帛升起。沂水畔标注的殉堤士卒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