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营地,秋意渐浓(2/3)
我拎着麻绳观察这只老鼠,毛色偏灰耳朵比常见老鼠小一圈,四肢也很短,体型粗笨看上去圆滚滚的非常肥硕。
虽然没吃过,但想来这就是那种山上可食用的田鼠,相比生活在城市里的老鼠身上携带的病毒细菌相对来说少许多。
我很好奇这种生物是什么味道,于是很快我重新布置好五处陷阱,提着两只小动物的尾巴返回营地。
火堆升起。
再次使用打火机,我非常懊恼后悔,下午阳光充足时没有提前把火堆生起,人忙起来时这种细节难免会忘记。
但煤油即将耗尽,我已经没有多少机会后悔了,除了利用聚焦阳光生火还是要研究其它生火方式。
肚子里传来强烈饥饿感,今天一天几乎都没闲着,那些海参又没多少热量,现在觉得自己能吃下一头牛。
熟练的开膛破肚,直接架在火堆上烘烤。
我发现烤这种小动物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扒皮,相反那层皮毛可以一定程度防止肉被烤糊,锁住更多肉质里的水份。
半个小时后,两只体型不大的小动物传来阵阵香味。
扒开表面焦糊的坚硬表皮,里面的肉质烤的焦黄流油,我迫不及待大口咀嚼。
这只田鼠出乎意料的好吃,柔韧的鼠肉嚼在嘴里浓香四溢,味道像是牛肉完全没有任何奇怪的味道,不过两只小动物实在太小,没等有饱腹感就被吃的渣也不剩。
我意犹未尽的四处张望,想再捉些食物来吃,可惜此时已经黑天,除了篝火笼罩范围内其它地方漆黑一片。
我这才反应过来抬头看去,天上不知何时已经被云笼罩,看样子明天应该会下雨。
我躲在悬崖下面,把火堆往跟前移了移,并且把背包放在最里面的缝隙里。
虽然里面的物品已经没有什么用处,只有那部照相机还能正常开机。
果不其然,后半夜天上飘起雨滴,同时温度也下降许多,我被冻的打了个寒颤,往火堆里又添了些柴火。
幸亏风向是从北边吹来,也就是身后悬崖的方向,天空上飘落的雨滴也由北朝南,没有把洞口的火堆浇灭,不然这个夜晚将会在寒冷中度过。
第二天,雨停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