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命运的安排(2/5)
的煎熬对于一个二十四岁的年轻人无疑是一种精神摧残,当然也是一种锤炼和磨砺。侯本福就常常默念: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他觉得《孟子》里的这段话在过去读来只是一篇文言文的口号,而现在念于心中,却是一股来自于先贤圣哲的巨大力量。
这段话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他内心深处那扇充满力量的门。在那些艰难的时刻,它给予他坚持下去的勇气,让他相信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磨难,都是命运对他的考验。
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中,他的精神被反复地折磨着。他时而情绪高涨,充满信心;时而又心灰意冷,陷入无尽的消沉。他的内心在这高低起伏、动静宽窄之间徘徊,仿佛置身于一场永无止境的战争。
……二十四岁的他,本应在生活的舞台上肆意挥洒青春,可如今却深陷这暗无天日的牢狱,等待着案子的最终判决,生死未卜。
回想起一切的开端,不过是一次意外的街头冲突。
可是自那以后,他的生活便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从被当成犯罪嫌疑人逮捕,到如今等待判决。命运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
泰然和淡然的心境只是短暂的片刻。在某些瞬间,他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接受命运的安排,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坦然面对。可这种平静总是很快被打破,忧虑和恐惧又会重新占据他的内心。他忧虑年迈的父母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忧虑幼儿缺乏父爱和失去一些必要的教育的机会,遗憾不能与妻子白头到老。总之他恐惧自己真的会被判处极刑。
苦恼也时刻伴随着他。他苦恼自己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仅仅因为一次善意的举动,就要面临如此残酷的结局。他不停地在脑海中回想事情的经过,试图找出哪怕一丝自己不被卷入其中的可能。但那是徒劳,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的连结在一起的,都是将自己带进去,然后打进深渊。
无论如何,能够存活下来且不被置于死地的几率正在逐步攀升。案件的情况清晰地摆在那里,那无疑是判定罪行以及量定刑罚的坚实事实依据。在当今社会,没有人可以只手遮天,即便无法做到完全以证据为重、遵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