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宴上呈谋,初惊朝堂(4/11)
堂清明的关键所在!”
一位资深老臣冷哼一声,满脸的不以为然:“监察机构?之前也不是没设立过,还不是被党派渗透,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你这想法太天真了!别在这里异想天开!”
墨泯诚恳却又坚定地说:“前辈所言极是,过去确有失败的教训。但这一次,我们可以从人员选拔、权力制衡等多方面着手,选拔那些刚正不阿、无党派背景的官员任职监察机构,这些官员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考核,具备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能力。”
“同时建立多重监督机制,让监察权力也受到监督,确保其公正执行。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打破这一困局,重塑朝堂的公正与清明!”
一位文官抚着胡须,饶有兴趣地追问:“那对于科举选拔人才,公子有何看法?科举乃国家抡才大典,关乎国运兴衰。你若能提出良策,也算是为国家立下大功!”
墨泯目光坚定,侃侃而谈:“科举制度,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历经数百年,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逐渐显露出弊端。如今考试内容过于拘泥于经史子集,形式僵化,严重限制了考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应适当增加策论比重,让考生针对当下时政热点、民生难题、经济发展、军事战略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选拔出既有深厚学识底蕴,又具备实际治国理政能力的人才。”
“同时,要加强对考官的选拔与监督,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和舞弊惩处机制,保证科举的公平公正。这不仅是为国家选拔人才,更是为民族培养未来的希望。只有选拔出真正的贤才,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一位和考官私交甚好的官员立刻反驳,神色间有些慌乱:“现在的科举考了这么多年,选拔出的人才也不少,贸然改革,不怕扰乱人心吗?而且增加策论,标准难定,岂不是更容易滋生腐败?你这是没事找事!”
墨泯条理清晰地回应,语气不容置疑:“科举虽选拔出不少人才,但时代在变,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培养更符合国家需求的栋梁。至于策论标准,我们可以组织各方专家共同制定,这些专家来自不同领域,具备丰富的学识和经验,细化评分细则,公开透明,接受各方监督,最大程度避免腐败。这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