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特种兵的明末救赎(2/3)
其不备。
咱们可挑选军中那些擅长隐匿、追踪的精锐士兵,组成侦察小队。他们就如同古代的斥候,不过运用的是更为巧妙的隐匿与追踪之法,像山林间的猎手一般,昼伏夜出,探寻后金的粮草囤积地与兵力部署。”
我见洪承畴微微点头,似在思索,接着又说:“在排兵布阵上,咱们正面防线可安排精锐步兵,以长枪兵组成密集方阵,这就如同古代的车阵,能有效抵御骑兵冲击。
两侧再安排机动性强的轻骑兵,待后金骑兵冲锋疲惫时,从侧翼突袭,恰如‘两翼包抄’之策。
另外,当务之急是发动百姓,让他们修筑工事、运输物资,军民一心才有希望守住。”
洪承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很快便坚定地点头,将我的话当作自己的想法传达下去。
为鼓舞士气,洪承畴与三桂深入各个村庄安抚百姓。我则远远跟随,乔装隐匿在暗处。
他们一踏入村庄,便被百姓团团围住。
洪承畴满脸关切,握住一位老者的手,温声说道:“乡亲们,如今战事吃紧,但请放心,只要击退金兵,咱们定会全力重建家园。”
三桂也在一旁高声说道:“大伙有啥难处,尽管开口,咱们军队定当全力相助。”
他们随后组织士兵,帮百姓修缮摇摇欲坠的房屋,将军中节省下来的物资分发给村民。
看到士兵们忙碌的身影,百姓们眼中的忧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一丝期许,纷纷表示愿全力支持明军。
途中,三桂不慎陷入一处沼泽地,眼看就要被吞没,我毫不犹豫地冲过去,运用特种兵所学的救援技巧,不顾危险地将他拉了出来。
那一刻,我们对视一眼,往昔一同随师父行侠仗义的画面涌上心头,这份生死与共的师兄弟情谊,在这乱世中愈发珍贵。
在一个破败的村子里,一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农紧紧握住洪承畴的手,声音颤抖着说:“大人,这地儿连年干旱,庄稼颗粒无收,要是打完仗能修修水利,咱老百姓就有活路了。”
旁边,年轻后生满脸急切,黝黑的脸上写满对未来的渴望:“大人,俺们壮劳力有的是,就盼着战后能分些荒地,好好种地,养活一家老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