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祖大寿归降引发的军事连锁反应(1/4)
崇祯帝高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眉头紧紧拧成了个 “川” 字。祖大寿归降之事,如同一把尖锐的匕首,直直刺中他的尊严。堂堂大明将领竟屈膝向后金,这简直是对国威的公然践踏,让他怒不可遏。
朝堂之下,群臣早已炸开了锅。
一派言辞激烈,力主严惩祖大寿,以正国法、肃朝纲。他们高声疾呼,称若不重处,何以彰显朝廷威严,往后又如何约束众将。
另一派则相对冷静,虽也斥责祖大寿的不忠,却强调辽东战事正紧。祖大寿熟悉当地局势,在军中素有威望,此时严惩恐寒了前线将士之心,于战局不利。
崇祯帝的目光在群臣间来回扫动,心中如翻江倒海一般。他何尝不知严惩祖大寿能痛快地维护朝廷的体面与忠义正统。可一旦如此,辽东战场本就艰难的局势怕是雪上加霜,失去这样一员熟知敌情的将领,抵御后金将难上加难。但若轻易饶恕,那些忠义大臣的怒火暂且不说,其他将领是否会因此轻视朝廷底线,纷纷效仿,这也让崇祯帝顾虑重重。
数日光景,崇祯帝在乾清宫内常常踱步至深夜,每一步都踏得沉重。终于,他咬咬牙,做出了决定。
祖大寿被召回京城,押至朝堂之上。
崇祯帝猛地站起身,怒目圆睁,手指如戟般指向祖大寿,声若洪钟,怒喝道:“祖大寿,你这逆臣!朕待你不薄,委以重任,你却辜负朕的信任,有负皇恩,犯下这不可饶恕之罪!但念及辽东战事火烧眉毛,朕暂且饶你不死。你必须戴罪立功,若再敢有二心,朕定斩不饶!”
祖大寿 “扑通” 一声跪地,头深深地埋着,羞愧得无地自容,连连叩首谢恩,额头磕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随后,崇祯帝仍命祖大寿返回辽东前线,继续统领军队。朝廷期望借他对后金的了解,以及在辽东军中积攒的威望,稳定军心,提振明军战斗力。
可朝廷对祖大寿终究无法全然信任。崇祯帝派出自己的心腹太监前往祖大寿军中担任监军。这太监表面上协助军务,实则一双眼睛时刻紧紧盯着祖大寿,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立刻向朝廷密报。
在军中议事时,监军总是坐在一旁,目光犀利如鹰,不放过祖大寿任何一个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