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才略初现(1/3)
郓郑书院的研讨活动,宛如一场智慧的甘霖,润泽着李承乾的心田。书院中,古木参天,清幽静谧,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智慧。
李承乾身着一袭素雅的长衫,踏入书院的那一刻,他便被那浓郁的学术氛围所吸引。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他专注的脸庞上,勾勒出一道明亮的轮廓。他那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求知的渴望,双唇紧抿,透着一股坚定与执着。
在研讨中,他与诸位学者围坐于石桌旁。孔颖达轻抚胡须,目光深邃而温和,缓缓道:“古之治世,皆有其道,不知太子殿下如何看待?”李承乾微微皱眉,神情凝重,思索片刻后说道:“先生,依承乾之见,古之治世,重仁德,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一旁的学士微微颔首,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附和道:“太子所言极是,民心乃国之根本。”
李承乾目光坚定,继续说道:“且古之明君,善于纳谏,广开言路,方能知百姓之所需,解百姓之所忧。”众人纷纷点头,对他的见解表示赞赏,眼中满是对这位年轻太子的期待。
贞观七年,大唐的山河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唐太宗李世民心怀天下,欲与孔颖达评说古事,以探寻治国良方。
御花园中,百花争艳,香气四溢。唐太宗坐在亭中,目光炯炯,对孔颖达说道:“孔爱卿,今与朕评说古事,望能有所悟。”孔颖达拱手弯腰,神色恭敬,说道:“陛下圣明,臣定当竭尽所能。”
此时,李承乾也来到此处,唐太宗微笑着看向他,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承乾,你也一同听听。”
评说间,李承乾认真聆听,不时微微点头,那专注的神态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铭记于心。当谈及古代刑狱之事时,李承乾忍不住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刑狱之公正,关乎国家之安定。”他的脸上满是严肃与认真。
唐太宗饶有兴趣地问道:“那依你之见,当如何确保刑狱公正?”
李承乾略作思考,回答道:“儿臣觉得,当选拔清正廉洁之官员主理刑狱,且律法需严明清晰,不可有模糊之处。”他说这话时,眼神坚定,透露出一股果敢与坚毅。
唐太宗满意地笑了笑,捋着胡须频频点头。
有一次,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