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登山试(2/3)
试,四周皆是耸起的高山,山坡上长满了植被,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四周的一切好像盖着一层朦胧的面纱。
几人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舒展一下身体,靠在一起说起了话。
不多时 ,郑锦鴴和曹子塬也赶了过来,五人会合后,早来几天的曹子塬给几人做起了科普。
“那边最高的,桃花眼带碧玉发冠的是江南程家的程晟焘,受过唐大儒的指点。若不是唐大儒在四年前已经宣布收了关门弟子,怕这位才是最后一位。
唐大儒那句“人重诺无怨,但遇此子,才知悔之晚矣,就是说他。”曹子塬给几人科普道。
他旁边那个稍微矮一点,穿湖蓝色衣服青色腰带的是今年江南信城的乡试案首樊青,别看年纪不大,诗词极有灵气。今年圣上的千秋节,他的祝寿诗被他们知府当成贺礼,用金丝线绣成屏风呈了上去。圣上龙颜大悦,还下旨特意赞扬了他。
就在众人听着谁是江南三杰、谁是青玉公子、谁以诗扬名。听的一愣一愣之际,几声锣响打断了众人议论纷纷的声音。
几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几人中也有众人的谈资。
时间倒回不久前几人刚刚跳下马车之时,江南学子一派飞速打量前来的新人。
“咦,那位白衣银冠的公子是什么来头?这么一副好样貌,没点名声可说不过去。”程晟焘拿扇子敲敲手心。
旁边的黄锐看了那边一眼:“的确有点名声。前段时间砸了裕亲王场子,下了沈明修面子,一幅字画流名京城,得罪了一圈,还让裕亲王留下慧眼识才、礼贤下士的名声,和古派的沈明修和古岚邝传播了一段负荆请罪和冰释前嫌的美谈的人就是他。”
另一边离几人较近的青城的林墨凑过来插话:“原来是他。三天扬名的明月公子,光看着外貌倒不枉京城人说他“皎皎天上颜”,就是不知这后半句“铮铮君子骨”担不担当得起了。”
樊青皱眉看着他:“你也算是大家公子,不知道非礼勿听也就算了,怎么还随意揣测别人。”
“樊公子别生气吗,主要他们这些京派往年比不过我们,还惯爱瞧不起我们。谁能知道他是不是京派那群人捧出来故意膈应我们的。”林墨嬉皮笑脸的说着。
樊青不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