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还算上命了?(2/4)
他拿起铜镜先看了看反面,虽然还沾了不少没清理的泥土,但上面雕刻的兽纹十分清晰,铜质也是大开门,一眼能到唐!
真是好东西啊!
随后他又看了看鎏金瑞兽,雕的是一头象。
鎏金象保存得非常完整,甚至没有一点露铜,显然不是民间物件儿。
看完两样东西,罗旭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隐蔽地瞥了一眼马爷手里的玉料把件。
刚刚离得远,罗旭不能完全看清,饶是如此,他也一眼看出那东西是老的。
而此时近距离观瞧,他暗暗地吸了口气。
那玉料是一个不到十公分、直径不到两公分的管形器物。
材质为和田青黄玉,和田玉中以黄玉、羊脂玉为贵,青黄玉的价格并不高。
但这块料则不同,玉质细腻如肉,一边带有指头肚大的沁色,表面回纹、斜纹雕刻手法硬朗,经过数百年以上的氧化,已经形成了粥状包浆,美得无法言喻。
随着马爷盘玩,罗旭还可以看到玉管的孔道已经形成了柔和的磨痕。
从雕刻风格、包浆厚度和器型样式,罗旭立刻做出了判断。
大开门,战国的东西!
这种东西学名应该叫勒子,中间的孔道是用来穿绳的。
战国时期,人们的项链不像如今那么细致,也没有电动打磨机,所以便用绳子将不尽相同形状的勒子穿起,形成一套组件。
而这个勒子,应该就是组件中最下面横在胸前的那一块!
简直太美了……
从锦盒拿出的两个生坑货虽然价值不低,但在罗旭眼里,却无法和这个玉勒子相媲美。
“小子,看完没有?”
这时,马爷催促了一句,罗旭这才回过神来。
“哦哦,马爷,这俩物件儿都是老的。”
马爷翻了个白眼:“没问你新老,这两个玩意儿我是打算挑一个送人,很重要的人,你帮我选一个。”
听到这话,罗旭思忖半晌,旋即拿起了青铜镜。
“送人,还是镜子吧,马爷,这镜子到唐了,而且保存完好,价值不低!”
马爷闻言点了点头,旋即直接从罗旭手里拿过了铜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