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筒子楼和珍妮纺纱机(2/3)
的,大伙能在这儿乐呵乐呵。广场旁边再盖个大仓库,谁家有个多余的东西,都能放这儿,互通有无。
还得有个学堂,让孩子们能念书识字。李长风四处打听,找来了几个有点学问的流民,让他们先当先生,教孩子们读书。又安排人去收集旧书本,能凑一本是一本。虽说条件简陋,可孩子们那学习的劲头足着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筒子楼也渐渐有了模样。一层一层的楼体慢慢立起来,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流民们看着自己亲手盖起来的楼,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在这儿的美好生活,一家人住在这宽敞的筒子楼里,邻里之间和和睦睦,孩子们在社区里快乐地玩耍。
可这盖楼和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麻烦事儿也不少。材料有时候供应不上,天气不好的时候还得停工。而且这么多人一起干活,难免会有个磕磕碰碰,产生点小矛盾。李长风就像个大家长似的,这边安抚安抚这个,那边调解调解那个,忙得脚不沾地。
李长风正沉浸在筒子楼与社区建设带来的忙碌与憧憬之中,又一则重磅喜讯突如其来。工坊里一位名叫李彦鑫的工匠,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不懈的钻研,成功研制出了珍妮纺纱机。这一消息瞬间在海南炸开了锅,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李长风风风火火地赶到工坊,一见到那静静伫立的珍妮纺纱机,眼中立刻绽放出惊喜与激动的光芒。这看似普通的机器,在他眼中却仿佛是开启财富与繁荣大门的神奇钥匙。李彦鑫站在一旁,满是汗水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火花。李长风大步向前,紧紧握住李彦鑫的手,声音中难掩激动:“彦鑫,你可立下了不世之功啊!这珍妮纺纱机,必将改写海南的未来!”
“来人呢!赏银一千两!”
珍妮纺纱机的诞生,宛如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照亮了海南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它使得纺纱成本大幅降低,大规模生产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资本主义的萌芽在这片土地上开始茁壮成长。李长风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海南经济腾飞的契机,更是稳定边疆局势的关键一步。
他的思绪迅速飘向北方广袤的蒙古草原,那里有着取之不尽的羊毛资源。李长风当机立断,马上着手安排与蒙古部落展开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