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长崎条约(2/3)
,已经像一个不着一缕的少女呈现在众人眼前。日本国内一片慌乱,权衡利弊后,不得不派出使者,怀揣着求和的意愿,前往长崎码头,期望与李长风进行谈判。
长崎码头,海风咸涩,波涛拍打着岸边。日本使者身着华丽却难掩忐忑之色,早早在此等候。不多时,李长风乘坐的船只缓缓靠岸。他身着一袭黑色劲装,外披红色披风,腰佩长剑,气宇轩昂地走上码头。身后,是他挑选的一众精明强干的幕僚和护卫,个个神情严肃,眼神锐利。
\"带倭使。\"亲兵赵铁鹰的佩刀顿地,惊起满地乌鸦。十二名武士簇拥着德川家光特使酒井忠胜踏过焦土,那人头戴垂缨立乌帽,吴服下摆却沾满泥浆——这是明军特意安排的\"净街礼\",要他徒步三里爬满尸骸的海岸。
酒井跪呈国书时,李长风瞥见其袖口暗纹的葵纹。当年倭寇袭扰浙闽时,被俘的岛津家武士也有这般纹样。\"郑总镇,\"他故意用官话问道,\"前日捞起的倭刀可清点完毕?\"
\"禀伯爷,共三万七千柄。\"郑沧浪踢开脚边木箱,成捆的倭刀哗啦倾出,\"最长的五尺三寸,最短的脇差上刻着庆长三年——正是倭寇犯舟山那岁。\"
酒井的汉话师傅慌忙翻译,这老儒生话音未落,明军队列中突然冲出一跛脚老兵。他扯开衣襟露出肋间刀疤,操着宁波土话嘶吼:\"庆长三年腊月,阿拉阿弟被倭刀劈成两爿 !\"
海风骤紧。李长风抬手止住骚动,指尖划过条约文本:\"尔等所请和约,本爵改了几笔。\"羊皮纸掷地展开,血朱砂批注触目惊心:
\"一、倭王去帝号,奉大明正朔;
二、割对马、壹岐二岛设大明镇倭卫;
三、赔军费白银八百万两,分十年付讫;
四、开长崎、平户、鹿儿岛为商埠,明军驻港;
五、倭国战船不得逾三十艘,舰炮口径限三寸以下;
六、交甲贺、伊贺忍者百名为质\"
酒井忠胜突然呕出口黑血,染红了第十三条\"倭王需岁岁亲献三神器于南京\"。他身后武士按刀欲起,却被明军弩手射穿膝盖——这是李长风特制的透甲箭,箭把刻着\"万历朝鲜役阵亡将士名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