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见死不救(2/4)
营的势力或许会因此受到影响,而且以朝廷对他的态度,日后恐难有好结果;若不出兵,便是公然抗旨,将彻底与朝廷决裂,背上不忠不义之名。
最终,李长风长叹一声,还是决定不派一兵一卒。他深知,此时贸然卷入国内纷争,很可能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先保存自身实力,才能有机会在未来的局势中占据一席之地。
七月初七,蓟镇长城燃起三百里烽烟。居庸关外的天空被火把映成赤红色,蜿蜒的城墙如同受伤的巨龙蜷缩在山脊。箭楼檐角的惊鸟铃铛被箭雨射碎,铁片混着血珠坠入拒马河,把整条河道染成锈色。
宣府镇总兵杨国柱的令旗折断在独石口。八旗铁骑踏着同伴尸体堆成的斜坡涌上城头,镶白旗甲士用虎头钩扯开明军咽喉时,正看见居庸关守军点燃狼粪——那本该直冲霄汉的狼烟,竟被血雾压得只能贴着城墙爬行。
潮河川的谷地腾起遮天沙暴。蒙古喀喇沁部的向导在沙尘中举起牛角灯,为阿济格的大军指明破口。马蹄声震碎怀柔县城的晨钟,包衣阿哈们挥动镰刀收割未熟的麦穗,刀刃上还粘着守夜老农的脑浆。
紫荆关的城砖在红夷大炮下簌簌剥落。守备太监杜勋蜷缩在藏兵洞,听着满洲重步兵的狼牙棒敲击铁闸。当镶蓝旗的云梯钩住垛口时,他怀中《金刚经》的书页正被冷汗浸透,墨字化作黑蛇游走。
保定府的驿道挤满溃兵。断枪残旗铺成十里血毯,伤兵用指甲在石板路上抠出“饿”字,转眼被疾驰的传令马队踏碎。真定知府悬梁前咬破手指,在粉墙上写下“清军七万”便气绝,血字顺着砖缝渗进地脉。
京师九门在暮色中轰然关闭。德胜门瓮城里,三千营马队与逃难百姓挤作一团。某个孩童遗落的布老虎被铁蹄踏爆,棉絮混着承天门飘来的香灰,在城门缝隙间下起灰雪。更夫颤抖着敲响戌时的梆子,发现铜锣已映出城外火光。
良乡县的麦田燃起冲天烈焰。正蓝旗巴牙喇用火把戏耍奔逃的妇人,绣鞋遗落处很快被战马踩成血泥。遵化卫的军仓被掀开时,霉变的洪武年间存粮引来乌鸦蔽日,啄食的鸟群旋即被清军箭雨射落,和腐烂米粒一起铺满官道。
永定河漂起层层叠叠的浮尸。有书生怀抱《皇明祖训》仰面朝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