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君臣猜忌(1/3)
李长风大败建奴后,解救百姓的消息如疾风般传至京城,一时间朝野震动。崇祯皇帝坐在那金碧辉煌却透着丝丝寒意的乾清宫龙椅上,心中对李长风的忌惮如藤蔓般疯长。他深知李长风如今手握重兵,又立下如此大功,威望日隆,已成为他心中一个难以忽视的威胁。
而崇祯皇帝刚愎自用、猜忌多疑的性格,在此时更是暴露无遗。朝堂之上,他看着那些夸赞李长风的奏章,脸色愈发阴沉。一旁的亲信太监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李长风拥兵自重,如今又立下大功,恐日后尾大不掉啊。”崇祯皇帝冷哼一声,“哼,朕岂会不知。想那袁崇焕,当初也是战功赫赫,结果呢?还不是心怀不轨。”
崇祯皇帝所言的袁崇焕,正是他自毁长城的典型例子之一。袁崇焕,这位曾让后金闻风丧胆的名将,宁远一战,炮轰努尔哈赤,宁锦大捷,又力挫皇太极。崇祯帝初即位,对其委以重任,袁崇焕许下“五年复辽”之诺。然而,皇太极绕道入关,袁崇焕千里驰援,却遭崇祯帝猜忌。皇太极趁机施反间计,崇祯竟深信不疑,将袁崇焕下狱,最终处以凌迟之刑。一代名将,就此含冤而死,大明失去了辽东的擎天支柱。
还有孙传庭,亦是如此。孙传庭在陕西苦心练兵,组建秦军,多次击败农民军,擒获高迎祥,几乎将李自成逼入绝境。可好景不长,李自成在河南势力复振,崇祯帝不听孙传庭所言军队未练熟、粮草未备齐的实情,盲目催战。孙传庭无奈出关,最终在郏县之战中因粮道被截而溃败,自己也战死沙场。从此,大明再无可以抗衡农民军的精锐之师。
卢象升同样是悲剧收场。清军南下,卢象升临危受命,一心抗清。但崇祯帝对和战举棋不定,主和派又处处掣肘,削减卢象升兵权,断其粮饷。巨鹿贾庄一战,卢象升孤立无援,以寡击众,最终力战而亡。大明失去了一位忠勇的良将,北方防线更加岌岌可危。
如今,崇祯皇帝看着李长风,仿佛看到了下一个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他在心中暗自盘算,如何削弱李长风的势力,以免其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而李长风这边,虽大胜而归,但也察觉到了朝廷风向的变化。他深知崇祯皇帝的为人,自己立下大功,恐怕已引起皇帝的猜忌。回到天津望津岛后,李长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