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传国玉玺(3/5)
北宋时,咸阳有百姓偶然捡到一块宝贝,经鉴定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因为这个所谓的“祥瑞”,宋哲宗改元“元符”,以示庆祝。然而,这枚玉玺的真实性受到很多质疑,毕竟传国玉玺自五代时期后唐废帝李从珂自焚后便失踪,突然出现的这枚玉玺来源不明。
北宋灭亡后,玉玺落入金人之手,后来金人被蒙古所灭,玉玺又到了蒙古人手中。元朝灭亡时,这枚玉玺被带到了漠北,之后明朝便成了没有所谓传国玉玺的朝代。但这只是一种说法,关于元朝所拥有的这枚玉玺是否就是真正的传国玉玺,也无法确定。
明朝时期,由于一直没有得到传国玉玺,所以明朝的皇帝被称为白板皇帝,一些人动起了伪造的心思。成化年间,蒙古各部内乱,传国玉玺再次失去踪迹的消息传入明朝后,各地不断传出“出土玉玺”的消息,但这些大多是伪造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不顾历代皇帝只有八玺的成例,制作了 17 颗皇帝玺。永乐时新添了 4 颗,嘉靖时更是新添了 7 颗,达到了 28 颗。
后金满清时期,蒙古人林丹汗战败后,娜木钟将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为自己捞足了政治资本。皇太极有了这枚传国玉玺后,也觉得是天命所归,于是改后金国号为清,登基称帝。
\"大汗!鄂尔多斯部反了!\"亲卫长满都赉撞进金帐,肩头还插着半截箭杆。林丹汗猛地起身,腰间九宝玉带钩碰翻了酥油灯。火光跃动间,他看见羊皮地图上代表盟友的狼头标记正逐个熄灭,就像草原上被夜风吹散的篝火。
皇太极放下单筒望远镜时,镶黄旗斥候刚带回半块带血的鄂尔多斯腰牌。这位后金大汗用鹿皮手套捻了捻牌上未干的血迹,嘴角勾起冷笑:\"告诉多尔衮,把俘获的喀喇沁牧民往西赶。\"
十日后,正在青海湖避暑的林丹汗收到急报:喀喇沁三万户遭劫,镶蓝旗驱赶着数万妇孺向察哈尔核心草场逼近。镶金边的牛皮信纸上还沾着奶渣,这是多尔衮故意留下的羞辱。
\"长生天的子孙岂能见死不救!\"林丹汗的鎏金马鞭抽裂了舆图。五万察哈尔铁骑连夜开拔,却不知鄂尔多斯台吉额璘臣早已被皇太极用二十车铁器收买。当大军行至乌兰木伦河时,前锋突然陷入连环陷坑——这些伪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