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钱!钱!钱!研发的困境(3/5)
8微米无法比拟的。现在选择落后工艺,看似省钱,实则是牺牲了未来。
“不行。”林轩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异常坚定,斩断了所有的犹豫和妥协。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
“家俊哥,你的顾虑我明白。但你想想,我们做p3芯片,面对的是什么市场?是追求新潮、注重体验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要的是什么?是比walkan更长的播放时间(低功耗),是更小的播放器体积(高集成度),是更好的音质(高性能)!如果我们第一款产品就因为工艺落后,导致续航尿崩、发热严重,我们怎么和索尼、松下这些巨头竞争?怎么让消费者相信我们?我们是在开创一个全新的市场,不是在修修补补旧产品!”
他顿了顿,看向陈家俊:“用05微米,是经过我反复计算和权衡的。这个节点在未来2-3年内会是性能和成本的最佳平衡点。我们现在投入,看似激进,实则是抢占先机。至于风险,任何技术创新都有风险,我们要做的不是回避风险,而是管控风险!”
接着,他又转向黄耀龙:“钱的问题,我知道压力很大。但有些钱,是不能省的。工艺是核心,流片是关键,测试是保障。这些环节如果省钱,省下来的可能是未来的市场,甚至是公司的性命!”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更加果决:“我的决定是:”
“第一,‘麻雀’asic设计,必须基于05微米os工艺进行,目标是在功耗和性能上做到同类最优。设计团队要立刻根据这个目标,最终优化电路设计和版图布局。”
“第二,流片!下个月,准时启动pn流片!耀龙哥,你立刻去和台积电那边敲定最终合同,争取最快的速度。这笔钱,砸锅卖铁也要凑出来!”
“第三,测试!基础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设备必须到位。家俊哥,你列个清单,哪些是核心必须的,我们优先采购。二手的、租用的都可以考虑,但精度和可靠性不能打折扣。至于一些非紧急的、比如极端环境下的老化测试,可以等拿到工程样品后再补充进行。”
“第四,eda工具!授权费用太高,我们就先买最核心的模块授权,比如逻辑综合、布局布线的基础功能。其他的,暂时用开源工具替代,或者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