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天枢”项目重新定向(3/4)
。”
“第四,电源管理单元(pu):老王和顾工的团队,需要与os电源管理模块的负责人(可能来自小张团队)共同设计一套软硬件深度协同的pu方案!硬件需要提供更精细化的电压域、时钟域控制,更快的状态切换能力;软件则需要能够智能地感知应用负载和硬件状态,进行动态的dvfs(动态电压频率调整)和功耗优化策略。目标是让‘天枢’+‘北辰’的组合,在提供极致性能的同时,也能实现业界领先的续航表现!”
“第五,安全(security):这是林总特别强调的!我们需要在‘天枢’c内部,构建一个硬件级的可信执行环境(trted execution environnt, tee),可能需要设计专门的安全处理器内核(secure re)和加密引擎,配合‘北辰’os的安全机制,为用户数据、移动支付、数字版权管理等提供最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第六,也是最重要的——启动正式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流程!”陈家俊看向李志远(假设他也列席了这次硬件会议),“李博士,我们需要你们eda团队的全力支持!从今天起,‘天枢’的硬件设计和‘北辰’的软件开发,将不再是两个独立的流程!我们要利用‘盘古’和‘女娲’平台,建立起日常化的、双向反馈的协同机制!”
“硬件团队的每一次重要设计迭代(rtl代码更新、仿真模型更新),都要第一时间提供给软件团队,让他们在仿真器或fpga原型上进行验证和性能评估!” “软件团队发现的任何硬件相关的问题或优化建议,都要立刻反馈给硬件团队,并在eda平台上进行联合调试和快速迭代!”
“我们要真正做到——硬件为软件而优化,软件为硬件而定制!”
陈家俊的这番话,清晰地勾勒出了“天枢”c项目在新战略下的全新研发路径。这不再仅仅是一次芯片设计的升级,更是一次研发模式的革命!
在场的硬件工程师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他们将不再是闭门造车的“炼丹师”,而是将与软件工程师并肩作战,共同打造一件软硬件完美融合的、划时代的“艺术品”!
“陈总,我们明白了!”负责“天枢”项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