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ipo筹备与“故事”包装(2/4)
品和市场?你们是否有更清晰、更激动人心的增长故事,来支撑一个千亿美金级别的估值?”
这正是整个ipo筹备过程中最核心、也最微妙的难点所在——如何在不泄露“北辰”os和生态系统这个终极底牌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展现公司的潜力和价值,讲好一个既能让资本市场信服、又能支撑起高估值的“启明芯故事”?
赵晴鸢和林轩也深度参与了招股书关键部分的撰写和审核,对此早已定下了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展现实力的同时,必须战略模糊。
“安德鲁先生,迈克先生,”赵晴鸢微笑着回应两位投行家,“我们非常理解市场的期待。但启明芯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我们更倾向于用产品和业绩说话,而不是过度描绘尚未完全实现的蓝图。”
她开始巧妙地“包装”故事:“我们在招股书中重点强调的‘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技术’,并非虚言。‘天枢’c的研发进展顺利(她当然不会透露这是为‘北辰’os定制的),它将拥有远超‘蜂鸟’的性能和功能,足以支撑未来形态更丰富的智能移动终端。”
“我们在gpu(‘灵猴’架构)上的持续投入,不仅是为了提升手机的图形体验,更是着眼于未来在平板电脑、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甚至早期ai计算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而我们独特的eda平台,”她着重强调了这一点,“不仅是我们芯片性能领先的‘秘密武器’,更是我们未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高效推出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它本身就蕴藏着巨大的技术壁垒和商业价值(暗示未来可能对外授权或分拆)。”
“至于募集资金的用途,”赵晴鸢继续说道,“我们将主要用于:第一,加速‘天枢’等下一代c的研发和流片;第二,持续投入gpu、ai、低功耗等核心技术的预研;第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关键技术和人才的战略性收购与整合(为‘北辰’生态布局埋下伏笔);第四,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推广和客户支持体系。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能够驱动公司长期增长的投入方向。”
她的解释滴水不漏,既展现了启明芯在硬件和核心技术上的强大实力与前瞻布局,又巧妙地将“北辰”os和生态系统的真实意图,隐藏在了“下一代平台技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