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创世”手机的原型设计(3/4)
起?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权衡和迭代。
散热设计的“冰与火之歌”: 高性能的「天枢」c在全速运行时发热量巨大,而追求轻薄和金属\/玻璃材质又不利于散热。散热工程师们必须绞尽脑汁,利用热管、当时可能已出现或由启明芯提前布局的石墨烯散热膜等先进散热技术,并结合软件层面的智能温控策略,确保手机在高负载下不会“发烧”甚至降频。
天线设计的“隐形之舞”: 金属一体成型机身对天线信号有严重的屏蔽作用。射频工程师们必须与结构工程师、id设计师紧密合作,巧妙地设计天线的位置和形态(也许能看到后世iphone“天线带”设计的早期雏形?),甚至可能需要研发全新的天线调谐技术,以确保手机在各种握持姿势下,都能拥有稳定可靠的信号接收能力,避免“死亡之握”。
这个过程充满了妥协、争吵和反复的失败与尝试。id设计师抱怨结构工程师破坏了他们的完美曲线,结构工程师抱怨id设计师不考虑工程实现难度,射频工程师则抱怨金属外壳简直是“信号杀手”……
但最终,在林轩的强力推动和各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款在设计美学、工程实现和用户体验之间达到精妙平衡的「启明·创世」手机原型方案,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
与顶级代工厂的秘密接触
在内部原型设计接近定型的同时,林轩和赵晴鸢也开始秘密接触全球最顶级的电子制造服务商(es)。
目标非常明确:只有像富士康、伟创力这样拥有最庞大生产规模、最严格质量控制、最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并且愿意投入巨资建立专用、高保密生产线的“代工航母”,才有可能承接「创世」手机这种对工艺精度和量产规模要求都达到极致的订单。
在一次极其私密、可能是在海外某个中立地点举行的会晤中,林轩和赵晴鸢向富士康的最高层——据信可能是郭台铭本人或其核心副手——展示了「创世」手机令人惊艳的设计原型(非功能模型)和「天枢」芯片的强大规格。
“郭先生,”林轩开门见山,“我们启明芯,即将重新定义智能手机。而这部「创世」手机,将是这场革命的。它的设计和工艺要求,将是目前业界最高标准。我们需要一个能够与我们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