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给村长送礼(2/4)
的知青们,翻山越岭一来一回也走了好几个小时,这会儿肚子也饿了。
“你们也饿坏了吧?赶快吃饭!”
周荣话倒是不多,但是管婶儿是个热情的人。
她给沈若宜讲了自己情况,还讲了村里知青下乡的情况。
周家除了周田田还有个正在读初中的弟弟,叫周礼,在镇上中学寄读,只有周末会回家。
村子里有个知青点,住着三个知青,都是五年前下乡的。
原本不止这些人,有好些知青,熬不住,跟村里人结婚了。
说着说着,管婶儿叹了口气。
“这些知青也不容易!”
沈若宜深有同感,这些知青都是城里来的,家庭条件都不错。
在乡下熬上个几年,迟迟看不到回城的希望,年龄也越来越大,只好找个本地人结婚了。
沈若宜想起在后世看到的新闻,这个年代,就有很多城市来的知青跟本地人结婚,后来就一直留在了乡下。
甚至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孩子,都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村人。
后来多少人想重新回到城里,历尽千辛万苦,都没办法实现。
这下乡改变的是真真切切的命运啊!
但是自己不一样啊!自己一个穿书来的角色。
而且上辈子还是死于爱情,这辈子既然穿书了,她也不想像上辈子那样活。
更何况,这本书的原剧情,原主为了逃避下乡,嫁给陆林枫,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
还不如下乡!
现在是七五年,自己才二十岁,再过几年,就没有下乡插队的政策了,那时候肯定就能回城里了。
原主家里的人都是知识分子,只要挺过这几年,就有光明的未来。
更何况自己还有商城系统,肯定苦不着!
想通了这些,沈若宜心里舒服了些。
不过,原书中,原主父母还有姐姐姐夫的结局都不好。
原主的母亲刘玉芝,在下乡的第二年就积劳成疾过世了。
原主的姐夫霍涛则是在下乡的半年左右,被人诬陷偷盗,戴着牌子,沿街批斗,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在一个夜晚跳河自杀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