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穿黄袍的是方腊(八千字大章)(2/11)
清河堰后,略作整顿,就准备与方腊决战。同时为了避免临战渡河的麻烦,赵子称肯定得提前渡过上塘河,全军在上塘河以南扎营列阵。
方腊也提前发现了赵子称西进,他知道守城相持没有意义,拖久了官军的援军会越来越多。所以主动出杭州城正北门武林门、沿着大运河往北推进了十里地,到拱宸桥一带驻扎,与赵子称对峙。
两军就沿着大运河,赵子称在北,方腊在南,铺开数万大军,决战一触即发。
整个战场的最北端,便是以上塘河为界,南端以拱宸桥为界,东侧以大运河为界,运河以东还有半山山区,兵力难以展开,战场西侧则非常开阔,并无明显边界。
整个战场的南北纵深大约有七八里远,东西宽十余里。
“方腊选择大运河西岸作为主战场展开兵力,可见其心已怯,他这是做好了打不过还得逃的准备——
若是列阵于河东,他一旦打败了,想逃回浙西山区,还得顶着我军的追击渡过大运河,那得徒增多少伤亡?
现在直接列阵在河西,一旦打败了就直接往西逃,都没有山水阻隔,岂不美哉?方腊连这点都想到了,此战他想不败都难!”
临阵之际,赵子称最后亲自策马巡阅了双方军阵,身边跟着刘光世韩世忠林冲等骑将。看完之后,赵子称就以鞭梢遥指方腊的军阵,如是分析道。
刘韩等将领听了,也都深以为然,频频点头,信心愈发坚定:
“通判真是神机妙算,见微知著,连方腊的怯意都看出来了。这贼子今日必败!”
赵子称巡视了一阵后,对面的方腊军也已经列好阵势。
今日出战的方腊军士兵,数人数至少还是官军的五倍以上,看起来阵势规模极为宏大。
方腊也尽量把军阵铺开,正面宽度拉得非常宽,西边远远超出了赵子称的军阵,呈现从西、南两个方向包夹官军的姿态。
至于北边和东边,因为战场的北侧是上塘河,东侧是大运河,方腊人再多也没法跨河作战,所以就没法包抄了。方腊故意放开那两面,说不定也是想利用赵子称背水结阵的劣势、放大赵子称崩溃时的损失。
如果方腊把河对岸也都堵了,赵子称的部下作战不力时,明知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