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我住不住这里不重要,赵构不住这里(1/5)
“穿黄袍的是方腊!”
“不可跑了方腊!”
随着官军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方腊的军队最终彻底溃散,各自逃亡,被打得漫山遍野都是。
赵子称让众将各自追击,如跑马圈地一般,将溃兵割裂成一团团一块块,俘获迫降极多。数以千计的叛军士兵被分割后,成建制地跪地投降,彻底失去了战斗意志。
只恨赵子称的兵力实在太少,开战前最多也就万人,经过连番血战,也必有死伤,还有大量士卒气力不济,难以持续奔驰追击扩大战果。
而方腊军带到杭州战场的总兵力,此前足有近十万之众(海宁大战动用了七八万人,但当时还有一部分留守杭州城外的围城大营,所以方腊军在杭州战区的战前总兵力是超过十万的)
哪怕算上血战猛攻杭州城的折损,今日带到清河堰战场的总人数,依然在七万以上。
赵子称再是血战猛攻,最后方腊军崩盘时,依然有五六万人一哄而散。赵子称尽力追杀抓俘虏,依然分身乏术,逃掉了一半以上。
最终统计战果,杀伤、俘、降总计四万余人,逃散约有三万。
战果的四万人里,直接杀死和重伤的敌人,加起来也就万人左右,还有三万都是被抓的,活捉和投降的占到了绝对大头。这也很符合古代对叛军作战的常态。
那些临时起兵几个月的叛军,意志都不是很坚定。除非是被洗了脑的摩尼教徒会死战不退,大多被杀。其他被裹挟的、无信仰加持的普通叛兵,基本上是一看大势已去被包围,就果断投了。
可惜的是,方腊本人终究没能在此战中被抓获,他身边武艺高强的部将还有不少,方腊自己也颇有武艺,兵败之时想要突围还是很容易的。
赵子称再神,也做不到野战一打七完胜对手后还确保抓住敌人主帅,那已经不是人力可为的了。
好在敌人虽然逃散了不少,但逃出去的士兵也并非都能被方腊收拢的。很多往其他各个方向乱逃的溃兵,估计都会试图藏起来,等风头过后隐匿回乡当良民。
方腊能收拢一部分败兵归建就算不错了,而且需要大量的时间。
另一个好消息则是,由于方腊败退得太惨逃得太快,所以除了少数心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