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我住不住这里不重要,赵构不住这里(3/5)
后成为隐户的,但官府的账面人口减少十万户是肯定有的。
剩下这些活人,其实只要稍微给几十万石粮食,就能挨过这一年。
其余将领对他的这个安排也完全没有质疑,大致打扫了一下战场后,就按要求分门别类处置缴获。
所有人都对他心服口服,完全不敢藏私战利品,只等赵子称分配。
经过这些天的鏖战,这些武将已经打心底里彻底被他折服。人家是太学生出身,又是文官,又是宗室,又能跟武人打成一片、能懂武人的需求,这样的人不做主谁做主?
大致分完铜钱和粮食后,刘光世、韩世忠又请示他绸缎金银该如何分配。
赵子称想了想,私下对几个高层心腹商量:“分出一两成上报,我是说到时候交还给杭州城内幸存的两浙路官员,让他们上奏朝廷。童太尉和其他人要不要插手分润一些,就由两浙路的官员们去操心了。
反正他们拿了我们那一两成,就得为我们作证,证明我们把缴获全还给地方了。
剩下的,再拿出一两成,给有功将士们赏赐,再拿出一两成,将来用于杭州城和周边遭了兵祸的地方赈灾重建。不过这钱具体怎么花,就要我们拿主意了,不能让两浙路地方官卖这个人情。
最后剩下的,大约占总数一半,我自会另想办法处置——我也不瞒几位,咱不是贪得无厌之辈,我等打了这一仗,必然会被朝廷忌惮。朝廷对我们是既要重用,又要提防。
如今天下乱贼四起,山东河北之乱尚未平定,辽金又多事,这些钱粮留着,也是将来给将士们发赏、整顿部曲填补空饷缺员用的,还可以添补一些兵甲武备,总之不是为了我自己。”
赵子称也不想解释得太细,总之告诉大伙,这钱他会用于军事,也算是特殊时期的私房钱。大宋的武备如何、层层克扣,诸将也都是非常清楚的。
赵子称也明说了,以后有机会继续合作、继续跟着他混的,那么这些战利品肯定能花到他们头上。但如果朝廷非要拆散了调走,那也是没办法的,并非他赵子称可以左右。
比如刘光世、韩世忠等人,跟赵子称的合作肯定是暂时的。他们跟着混了这一波,也能升官发财,但皇帝和童贯绝对不会让刘光世韩世忠隶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