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秦佾心中真实的想法(4/5)
心耿耿,一晃便是二十多年过去了。
但懂进退知尊卑的秦忠也不好再继续追问秦佾的想法。
沉思了片刻,秦忠的心中再次升起一个疑问。
“小公爷,你是如何断定来大人必定会收你为徒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秦佾还真知道答案。
来俊臣这个人吧,虽然有百般的不是,但他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好为人师。
或许是来俊臣生怕自己这一身构陷人的本事会失传。
他便亲手将自己一生中总结出的那些如何刑讯逼供、网络罪状写了本书。
《罗织经》,没错,就是这本书,里面通篇是罗织罪名,角谋斗智的内容。
详细介绍了如何编织罪状,安排情节,描绘细节,以此来构陷他人。
在后世的历史中,《罗织经》被称为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全书。
而秦佾之所以有把握让来俊臣收自己为徒,便是因为他掌握了对方两个心理特征。
除了来俊臣好为人师,或者说想要将其他人都变成像自己这样厚颜无耻,没有底线的酷吏之外。
第二个原因便是因为来俊臣此人内心的自卑。
实际上来俊臣曾经还有一个得意弟子,就是武曌手下另一个酷吏周兴。
周兴原本是国子监律学的学生,在唐高宗时曾担任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市)县令。
来俊臣见到周兴之后便对他十分感兴趣,主动邀揽他成为自己的弟子。
究其原因便是因为来俊臣出身无赖,在武则天急需鹰犬的时候恰逢其会才登上了高位。
但他毕竟学识有限,因此强烈的自卑心理让他对那些原本出身不俗的人有着征服的欲望。
就好像后世那些在改革开放初期,靠着政策的红利先富起来的文盲老板一样。
他们挂在嘴边说过最多的话就是,虽然我自己没什么文化,但我手底下的人全都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
秦佾知道,自己小公爷的身份,一定会引动来俊臣心中的虚荣心。
能收一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后为学生,这一定会让他觉得倍有面子。
对于秦忠以上的这些问题,秦佾一个都不能回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