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朕还是砍少了啊(2/4)
个京官都做不了。
可想而知这人能力有多强。
而且朱由检对这个名字还有些印象,好像是甲申国难跟着殉国的忠臣之一。
必须得大力重用。
群臣之中的王家彦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一头雾水的谢恩之后。
朱由检才让王承恩搬出这次朝会的重点。
“今我大明内忧外患,武备废弛,任由闯逆建奴横行天下,朕决意重整兵部,五城兵马司,废除监军太监,文臣无军职不得指挥一兵一卒,各军各营互不统辖,由兵部统一调配,兵部之官员非将不得任,征战之事,除兵部外不得议。”
“废除都察院,改立廉政院,设左右廉御史,锦衣卫并入廉政院,原锦衣卫都指挥使李若琏任右廉御史,总查内外情报,原翰林学士宋叶任左都御史,一应人选自翰林院庶吉士选拔,总查天下百官廉政。”
这两条整改,是朱由检根据前世对明末朝堂的分析,加入自己的想法,借助京师危局,才提出的。
明末最大的弊端不是武备不是缺钱,而是党争。
百官为了争夺更大的权利,捞更多的钱财,结党私营,互相攻讦。
以伪丞相和伪中书台为首的内阁制度下,文官集团利用科举形成利益共同体,从上到下掌控行政、监察与舆论。
全面垄断这个老大帝国的上层产业。
掌握科举与监察,便是掌握了所有下层军民的升迁之路。
你不出钱,这辈子也不要想能考上来。
状元郎人家花了二十万两打点,你出一百两就只能是个童生。
掌握舆论与物资,便是掌握了所有边关将领。
你不献上家产,见到文官不下马拜见,那明天皇帝就知道你有反心,反正朝堂内是文官的天下,我们都是互相扶持上来的,你看谁愿意护着你。
强如戚继光,也要在张居正面前求他庇护。
皇帝需要文官来治理天下,若是操之过甚,引得集体辞官,各地罢考,群体抗税,煽动百姓,反水叛军都是有可能的。
但不借这个机会插进被文官打造成铁板的朝堂,以后整改只怕会更麻烦。
所以朱由检才定下整改兵部的计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