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郑成功北上(1/7)
秦淮河的水波荡着两岸画舫的倒影。
画船三楼的“揽月厅”内,十二盏鎏金珐琅宫灯将雕花梁柱照得通明。
范景文和徐允爵好似多年不见的旧友一般,牵手踏入厅内。
身后的张煌言望着案几上整块和田玉雕成的荷叶盘,盘中冰镇杨梅渗出的水珠正顺着叶脉纹路滚落,在青砖地上洇出暗红的痕迹,一时有些不能回神。
揽月厅很大,但门对面的正东方只有三张座椅,是给范景文二人和徐允爵准备的。
其余众人只能分列南北,早已落座了几十人不止。
但即便如此,依旧不足厅内的三分之一,侍女、小厮、艺伎、琴瑟鼓筝一应俱全。
见范景文入内,当即统一起身,躬身行礼。
“草民、下官拜见范阁老、国公爷。”
“范阁老请看,这是南京城里最体面的几位贤达。”
魏国公徐允爵哈哈一笑,抚着三缕长须,为范景文介绍道。
范景文一边落座,一边笑着观察众人,“不愧是我大明南京啊,果然英才遍地。”
徐允爵跟着坐下,“来来来,质公,我为你介绍一番。”
首当其冲的是个圆脸微须的中年人,起身时腰间七宝蹀躞带撞得叮当乱响。
“小人刘福通,做些盐铁微末生意。”
徐允爵笑着补充道,“刘员外祖上是永乐朝的海商,如今管着龙江关十三座铁坊,他堂兄在南京户部清吏司当差。”
这时一名侍女捧来鎏金托盘从外面走了进来,刘福通亲自接过,躬身递到范景文面前,而后掀开红绸,露出个三尺长的檀木匣。
匣中红绒布上放着具甲胄,层层甲片薄如蝉翼,映着烛火透出淡淡暗光。
“这是用苏钢百炼而成,轻便胜过棉甲五成不止。”
刘福通屈指弹向胸甲,发出道道脆响,“若蒙圣上不弃,每月可供三千具。”
范景文仅是一低头,便认出了这甲片的材质,铅做的能不轻吗。
要是穿着这玩意上战场,怕是磕一下都会碎。
见范景文没反应,刘福通谄媚一笑,目光撇了撇一旁的徐允爵。
后者当即明白,哈哈一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