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失望(1/3)
不出所料,赤山寨周围的泥沼也被清理出来,变成了一块块的水田。
淤泥是天然的肥料,这种水田产量往往高于寻常田地的三成以上,当初江东旱灾,长江边清出来的淤田,豪强争相抢夺,连王氏也下场了。
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
畬者,有余之田也。
三年之后田地的产出才会有余,所以开荒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投入的精力大,回报的时间太长,寻常百姓都不愿意开荒。
但这种淤田就另当别论了,当年就会高产。
东吴丞相濮阳兴,就曾像修建丹杨湖田,本意是好的,但因为工程量太大,又急于求成,逼的士卒和百姓纷纷自杀,导致此事胎死腹中。
如今赤山寨也是一样。
这年头种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什么事都靠一双手。
这倒也罢了,没有铁制农具,效率大大降低,一个壮丁一天能耕两亩就算不错了。
但种田不只有耕田,还有抽水,下秧等等一系列繁杂的步骤……
“田倒是有的是,只是我们人手少,又缺少种子、耕牛,和铁制农具,附近的泰山贼段飞虎部经常南下袭扰。”
高珣晒的黝黑,完全没有氏族公子的模样,一见刘道规就大吐苦水。
“段飞虎?莫非是鲜卑段氏后裔?”刘道规听到姓氏后一愣。
永和六年(350年),段龛趁羯赵内乱,南下占据广固,自称齐王,在青州一带强盛一时,依附晋室专跟老表慕容儁过不去,永和十二年(356年),为慕容恪攻灭。
距今也不过二三十年,有些漏网之鱼再正常不过。
“应该是鲜卑段氏。”
“来的好!”刘道规不怒反喜。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刘道规不愿去抢那些南下的流民,但劫掠这些贼寇,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赵伦之凑了过来,“不如将那些残破刀剑融掉造农具。”
刘道规想了想,马上就要春耕,现在造只怕来不及。
开炉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堆炉烧炭,也是一个耗力耗时之事。
眼下人手本来就不够,又要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