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人工智能第一步!2012年除夕!(6/6)
候,有我几分帅气的样子,现在年纪大了,整天不修边幅,才一副潦草颓废的模样。”
陈延森笑着说道。
“难怪陈叔叔小时候总踹你,我估计,每一脚都事出有因。”宋允澄捂着嘴笑道。
陈延森翻了个白眼,没搭理她,冲着墓碑,在心里问道:“妈,你看这个怎么样?要是满意,就给儿子托个梦。”
宋允澄在春申待到十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庐江。
接下来几天,陈延森宅在酒店,继续完善语音识别工具的声学、卷积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他只负责构建框架体系,具体的细节工作,会交给来自华科大、庐州工业和徽安工业大学的毕业生。
通常,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一款语音识别工具的开发工作,因为既要掌握语音信号的处理技术,又得精通编程语言和算法模型。
可陈延森早就积累了大量相关的技术储备,在别人眼中,属于复杂且综合性极强的研发任务,对他来说,只是初级难度罢了。
等到1月27号时,这款被命名为“语析”的语音识别工具开发,就已经完成了整体框架的构建。
但距离上线,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一款语音识别工具最核心的功能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文字信息,但这离不开大量的数据支撑。
要想识别不同性别、年龄、方言、语速的语音,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录制的语音,都需要海量的语音数据,并经过准确的文本标注后,才能启动训练模型。
如今的“语析”不过是个空壳子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