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摘桃子的来了(1/4)
崇祯十一年正月,凛冽的寒风如同疯狗,在大明的土地上肆意啃咬,冰冷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之中,小冰川期,大明就这烂命运呀,即使穿越了也没改变。街道上行人寥寥,个个裹紧棉衣,行色匆匆,试图抵御这彻骨的严寒。
在这冰天雪地的时节,大明的朝堂之上同样风云变幻,内阁斗争犹如隐藏在黑暗中的暗流,每一次涌动都可能掀起惊涛骇浪,影响着整个国家的走向。
崇祯皇帝欲意整合辽东诸将的调遣,这也算他有点脑子,知道辽东将门牵扯复杂,经过多日的权衡与考量,最终决定加封马科为兵部侍郎等重要职务,并委以整合山海关诸将的重任,同时任命他为督监。崇祯心中十分清楚,马科在山海关地区并无深厚的根基,不像那些地头蛇般盘根错节难以掌控。
选择马科,正是看中了他相对容易被崇祯遥控指挥这一点,期望他能成为朝廷制衡山海关军事势力的有力棋子,顺利达成自己对山海关军事布局的规划,稳固大明的北方防线。
而在朝堂的另一侧,兵部尚书杨嗣昌和首辅温体仁正为了军政事务争论得面红耳赤,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激烈的言辞在朝堂上回荡,毕竟涉及利益,谁也不软。
杨嗣昌主张加强对辽东地区的粮草管控,以保障前线战事的顺利进行;而温体仁则从全局战略出发,认为目前内外暂稳,应优先稳固朝堂各部,双方僵持不下,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和妥协,最终敲定了一个略显尴尬的任命 —— 新任辽东粮道总督于堂到任。这位于堂实际官职只是知州差遣,却被赋予了包管冀东的重任,驻地就设在静海,这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谭威无缘无故多了个上司。
与此同时郭函也接到了返回山海关的调令,他在静海附近的布置即将告一段落。
在郭函临行前一天,他身着一袭黑色披风,头戴貂皮暖帽,带着一众同样身着厚重冬装的亲卫,顶风前往圭圣军军营。
他心中想着本来答应谭威独立成军,此时突然来了个上司,确实有些尴尬,不过谭威军职挂在山海关,相对还是自由些的,此次离开前,定要去军营看看这支部队的情况。当他们来到军营门口时,两名站岗的军士立刻上前,手持长枪,交叉拦住了他们的去路。“站住!军营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