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经营开州八(1/3)
华龙讲武堂的基础工程终于迎来了动工,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匠们穿梭其中,搬运着建筑材料,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而那三间需要拆除的民房,因官府的征房通知,也开始了拆除工作。
官府的官差们早早地来到了房屋主人的家中,他们态度和善,将合理的赔偿款递到了主人手中,房屋主人看着手中托盘里的一摞银子,眼中满是惊喜,原本因房屋被拆而产生的担忧瞬间消散。
他笨拙地说道:“哎呀,没想到官府如此厚待,给这么多安置钱,我们这就搬家,绝不能耽误了讲武堂的建设。”说完便和家人忙碌起来,收拾着家中的物品,准备尽快搬离,生怕官家反悔,毕竟这也算大明第一例拆迁安置范例了。
如何办好这所书院,成了谭威心头的一道难题,起初谭威的心中怀揣着宏伟的蓝图,他渴望将书院建成大明朝的黄埔军校,不仅要成为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摇篮,还要成为新技术的发源地,为这个时代注入跨时代的思维。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当他深入考察了当下的条件后,不得不承认,以目前的情况,要实现那样的宏伟目标,实在是困难重重。
师资力量匮乏,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是无从谈起,就连合适的教材都难以寻觅,如今的人们思维局限,不可能那么容易打破的。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谭威最终决定放低档次,他将目光投向了圭圣军集训队的模式。
虽然这个模式相对简单,但却切实可行,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军队培养出实用的人才,谭威决定先开办两个班。
初级班主要面向十五到二十岁的农家子弟以及开州的军士,这些年轻人充满朝气,却大多识字不多,缺乏系统的军事训练,在初级班,他们将接受识字教育,从最基础的识字学起,同时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包括队列训练、武器使用等。
低级班学制为一年,学成之后,他们将充实到部队中,担任低级军官,而高级班,则从开州军尤其是圭圣军中少壮派低级军官中选拔,这些军官已经有了一定的军事经验,但在文化素养、眼界以及军事素质方面,有很大的改造空间。
通过在高级班的学习,他们将接触到更深入的军事理论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指挥能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