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科举考场外的幕帘(2/3)
业顾问的聘书。
柳宗元的遭遇更令人唏嘘。他的《封建论》被藩镇节度使争相传抄,却在中央官场被视作危险思想。永贞革新失败后,那些曾重金求购他文章的权贵,连夜将书稿投入灶膛。韩愈为此写下\"文起八代之衰\",实则是为天下寒士鸣不平:当文章价值全系于权贵好恶时,再好的笔墨也不过是待价而沽的商品。
四、幕帘后的生存法则
李商隐在令狐楚门下做幕僚时,每日鸡鸣即起,为恩师代拟奏章。某次熬夜写成《贺雪表》,令狐楚改动三字便呈送御前,获赏蜀锦十匹。当同僚为他抱屈时,李商隐却在诗稿中记下:\"改"祥瑞"为"圣德",易"泽被"作"恩垂"。\"这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学习权力场的话语体系。就像现代职场新人观摩领导修改方案,悟透的不仅是文法,更是组织内部的价值排序。
杜牧的做法更值得玩味。他中进士后婉拒所有幕府征辟,跑到扬州做监察御史。表面看是自断青云路,实则是跳出\"荐书-报恩\"的循环陷阱。那些在牛李党争中沉浮的同年,最终多成派系斗争的牺牲品,杜牧却因超然姿态被各方拉拢。这种\"待价而沽\"的智慧,在今天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依然奏效:有时拒绝offer比接受更能提升身价。
五、科举灰市里的现代倒影
某跨国企业招聘会上,hr总监发现三分之二简历附带内部推荐信。这些印着高管签名的信件,与唐代荐书异曲同工。不同的是,现代人用lked人脉替代了槐花巷夜奔,用github作品集取代了行卷诗稿。但内核始终未变:人才价值永远需要经过权力体系的认证。
创投圈流行\"创始人包装术\",恰似唐代举子的行卷策略:技术型创业者强调专利数量,如同展示诗赋才华;社交型创始人突出人脉资源,好比当年献上的名流荐书。某新锐app估值暴涨的秘密,竟是创始人将投资人母亲的生日设置成应用彩蛋——这种\"精准情感置换\",比白居易烘砚献诗更懂人心。
六、千年置换场的永恒棋局
大雁塔的进士题名碑上,白居易的名字已斑驳难辨。但那些深夜誊抄行卷的举子,仍在不同时空改头换面地重生。高校教授为课题经费奔走的样子,与揣着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