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56(8/16)
袭时,海面会先结冰。\"
当时只觉得是文人夸张,此刻回忆起来却毛骨悚然——那是量子引擎低温超导现象!
\"滋啦!\"
青铜左臂突然插入投影,纳米级氧化铟锡电路与海图发生量子纠缠。光幕上新增了十二组数据:
- 11处倭寇据点的地下结构图(均呈现克莱因瓶拓扑)
- 暗礁区的声呐扫描(显示人工开凿的量子谐振腔)
- 潮汐异常记录(与2024年上海某实验室的粒子对撞周期完全吻合)
最骇人的是某处暗礁的剖面图——岩层中嵌着半截沉船,船壳钢印赫然是:
\"长崎造船所 宽永三年制\"
但宽永三年(1626年)的日本,根本不可能有这种合金钢材!
(正文)
赵莽的钨丝右眼剧烈闪烁,视网膜投影出一连串数据流——《铁册密码》的原始版本,戚继光亲笔所写,竟与眼前这些扭曲的坐标形成某种诡异的映射关系。
\"这不是明朝的加密方式……\" 他低声喃喃,青铜左臂的电路纹路如血管般扩张,与光幕上的数据同步震颤。
盲眼工匠的机械触须缓缓收回,合成音里带着某种近乎怜悯的冷静:\"戚继光当年破译的,本就是未来人留下的信息。\"
赵莽猛地抬头,钨丝右眼锁定工匠的义眼——那里面,竟闪烁着《纪效新书》的微缩文字!
\"你是戚家军的人?\"
工匠没有回答,只是伸出机械臂,在虚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光幕上的暗礁坐标突然重组,形成一串莫尔斯电码——明朝人不可能知道的东西。
\"……戚继光晚年,曾在福建沿海发现一艘沉船。\" 工匠的声音低沉,\"船上有铁册,记录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字。\"
赵莽的青铜左臂突然不受控制地抽搐,指尖迸出电光,在空气中勾勒出一幅三维星图——北斗七星的排列,竟与暗礁坐标完全重合!
\"《铁册密码》不是用来传递军情的……\" 赵莽的声音嘶哑,\"它是某种……导航信标?\"
工匠的义眼闪烁了一下,像是默认。
就在这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