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79(6/16)
徐光启常用的那支狼毫笔递过去。徐光启拔开瓶塞,将粉末倒在笔尖上,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笔尖缓缓呵出。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笔尖上迅速凝结出细小的冰晶,在火折子的光照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天工开物》有载,冬月制墨需掺硝石防冻。\"徐光启的声音低沉而专注,\"硝石溶于水会吸热,可使温度骤降。\"
沈墨瞪大眼睛看着那支逐渐被冰晶覆盖的毛笔:\"大人是想\"
徐光启没有回答,他的目光锁定在自鸣钟侧面的一个小孔上,那是调节擒纵轮速度的机关所在。他小心翼翼地将结冰的笔尖插入孔中,精准地卡进擒纵轮的齿隙。
\"咔——\"一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响起,齿轮的转动明显变得迟缓。
\"青铜遇冷收缩,\"徐光启解释道,\"温度每降十度,齿轮直径会缩小约03毫米,足以阻滞机械运作。\"
沈墨倒吸一口冷气:\"大人高明!但这只能延缓,不能彻底阻止爆炸。\"
徐光启的额头也渗出了汗珠:\"给我争取时间。你去割断那根火绳,我来计算温度变化对齿轮的影响。\"
沈墨点点头,拔出随身携带的短刀,小心地靠近自鸣钟顶部的活塞装置。火绳由层层《论语》书页卷成,朱砂字迹在火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他屏住呼吸,刀刃轻轻贴在火绳上。
就在此时,徐光启突然喊道:\"等等!\"
沈墨的手一抖,刀刃差点滑落:\"怎么了?\"
徐光启的眼睛紧盯着自鸣钟内部:\"温度正在回升,硝石的冷却效果只能维持约一刻钟。我们必须精确计算时间差。\"
沈墨感到一阵眩晕,时间的流逝突然变得如此清晰,每一秒都像鼓点般敲击在心头。他看向徐光启,后者正闭目心算,嘴唇无声地蠕动着。
\"现在!\"徐光启突然睁开眼睛,\"齿轮已经收缩到最大程度,接下来半刻钟内会逐渐恢复。趁现在割断火绳!\"
沈墨不再犹豫,手腕一抖,锋利的刀刃划过火绳。纸页断裂的瞬间,一缕青烟升起,但火苗并未如预期般窜出。沈墨惊讶地发现,断裂的书页间竟夹着半片未燃尽的纸张——那是《泰西水法》的插图残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