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2(2/18)
\"在一把倭刀旁边发现的。\"
老人——符阿公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刀呢?\"
徐嶙放下背包,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长条物件。揭开层层包裹,露出一把长约七十公分的弧形倭刀。刀鞘是普通的黑漆木,但刀镡处镶嵌着一圈乳白色的砗磲碎片,在昏暗的船舱里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这是三个月前在东山岛考察时发现的,\"徐嶙解释道,\"当时刀插在一块砗磲化石上,周围还有几具穿着明代服饰的骸骨。\"
符阿公没有伸手接刀,而是盯着刀镡上的砗磲看了许久,突然问道:\"这把刀会"唱歌",是不是?\"
徐嶙浑身一震:\"您怎么知道?\"
\"哼,\"老人冷笑一声,转向孙女,\"小满,去把测潮器拿来。\"
名叫小满的姑娘麻利地钻到船舱另一头,捧回一个青铜制的圆盘,上面刻着精细的刻度。徐嶙认出这是古代疍民用来测量潮汐的仪器,但上面加装了几根现代电子元件。
\"我们疍民锻刀,讲究"天时地利",\"符阿公一边调整仪器一边说,\""龙火淬"必须在涨潮时进行,因为海水渗入炉膛的时机决定了火焰的颜色。\"他指了指锻炉下方,\"炉底铺的是砗磲化石碎屑,潮水经过时会引发特殊反应。\"
徐嶙忍不住插话:\"这正是我想请教您的。现代材料学检测显示,这把倭刀的刀刃含有异常高的碳酸钙晶体,而且\"他掏出手机,调出一段频谱图,\"当温度达到700摄氏度时,它会发出37赫兹的次声波。\"
符阿公的手突然停住了。他慢慢抬头,浑浊的眼珠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你听到了刀的"歌声"?\"
\"不止听到,\"徐嶙推了推眼镜,声音有些发颤,\"我的同事在实验室用高温测试时,刀身发出的次声波震碎了三个烧杯。更奇怪的是\"他压低声音,\"所有在场的人都出现了恶心、头晕的症状,就像就像内脏被人轻轻摇晃一样。\"
船舱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潮水拍打船体的声音。符小满瞪大眼睛,不自觉地后退半步。符阿公却突然笑了,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有意思。看来那些倭寇把我们的技术偷学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