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8(6/13)
"程序破译出来了!是一组坐标!\"
赵莽快步回到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一串数字:38°15"n, 111°52"e。
\"这是\"吴志明迅速调出地图软件输入坐标,\"老牛湾?就是发现尸体的地方?\"
赵莽摇头:\"不,更精确。\"他放大地图,坐标指向老牛湾上游约三公里处的一段河道,\"这里在明代是重要的水利枢纽。\"
他突然想起什么,抓起手机拨通了小刘的电话:\"我需要查阅县档案馆收藏的《河防一览》,立刻。\"
《河防一览》是明代治水专家潘季驯的着作,详细记载了黄河各段的水利设施。当小刘带着这本珍贵的古籍赶到研究所时,已是傍晚时分。
赵莽小心翼翼地翻阅着泛黄的纸页,直到找到记载老牛湾水利工程的那一章。他的手指突然停住了——关键的一页被人为撕去了,只留下锯齿状的残边。
\"水门图志\"赵莽读出残页上的几个残留字迹,心跳加速。明代在黄河险要处常设水门,既是防洪设施,也是军事要塞。而老牛湾水门在史料中记载极少,仿佛被人刻意抹去了存在痕迹。
\"这组坐标指向的就是被撕掉的那页记载的位置。\"赵莽轻声说,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掌心的红点。它们今天格外灼热,像是感应到了什么。
吴志明和小刘面面相觑。三百多年前的古籍被人撕毁,而今天他们从一个明代雷火筒上破译出的坐标恰好指向这个缺失的部分。这种巧合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我需要去实地看看。\"赵莽合上古籍,做出了决定。
当晚,赵莽在研究所附近的宾馆里整理资料。雷火筒的检测报告、坐标地图、《河防一览》的复印件在桌上铺开,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信息网。他反复查看鲤鱼浮雕的照片,试图找出更多线索。
手机突然震动,是一条加密信息:「不要接近水门。玄冥之眼不是传说。」
赵莽立刻回拨,这次电话居然接通了。
\"周教授?\"他试探性地问。周明是他父亲的大学同窗,物理学家,也是少数知道量子解密算法存在的人。
电话那头传来沙哑的声音:\"小赵,你父亲的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