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85(1/13)
373稿二·第二卷3 地窟刀鸣 三·宣府雷火(33万字) 85 21铁甲谜图 11万
21铁甲谜图 11万
第一幕:铁衣藏奸(1-3万字)
1 边关血案1万
一、血染边关(3000字)
1 案发场景:诡异箭伤 800字
诡异箭伤
万历四十五年冬夜,大同镇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朔风裹挟着冰雪,如利刃般呼啸而过,将城头的积雪卷起,在空中盘旋。惨淡的月光洒下,为这座边关重镇披上一层冷寂的银纱,在这寂静得近乎诡异的氛围里,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即将发生。
镇守使崔震身披御赐山文甲,手持长刀,正在城头夜巡。这山文甲声名赫赫,曾以其坚固无比,硬生生挡下三石强弓的全力一击,是崔震最为信赖的护身铠甲。他步伐沉稳,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作为镇守边关的大将,他深知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下,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就在崔震行至城楼拐角处时,一道寒芒破空而来,尖锐的破空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崔震瞳孔骤缩,本能地想要躲避,可那箭矢的速度实在太快,快得超乎常理。只听“噗”的一声,箭矢如入腐土般,径直穿透了那引以为傲的山文甲,狠狠钉入崔震心口。崔震瞪大了双眼,脸上满是不可置信,他踉跄着后退几步,最终无力地倒在血泊之中,手中长刀“当啷”落地,在空旷的城头回响。
巡逻的士兵们闻声赶来,看到眼前的惨状,皆是目瞪口呆。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查看崔震的伤势,却被那支致命的箭矢吸引了目光。众人仔细端详,发现这箭矢处处透着诡异。箭杆材质竟是辽东特有的白桦木,质地坚韧,常被辽东铁骑用于制作箭矢;可箭簇之上,却清晰地刻着兵部武库司编号“丁字七号”,而这个编号,对应的分明是京营专用箭。一支箭矢,却融合了两种截然不同来源的部件,这其中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众人又将目光转向那破损的山文甲,断裂的甲片断面闪烁着奇异的光泽,如镜面般反光。这绝不是大明现有的锻造工艺所能达到的效果,倒像是掺杂了某种异域金属。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比这寒冬腊月的冷风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