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98(4/21)
的刀剑,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贪腐与欺骗中。
夜幕降临,徐光启在烛光下绘制砷脆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ni_3as_2晶体如同锋利的楔子,插入原本完整的金属晶格。他在图旁写下警示:\"此毒甚于刀剑,唯科学可破之。\"窗外寒风呼啸,吹得油灯火苗摇曳不定,但他眼中的光芒却愈发坚定——一定要让这个致命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2 冷锻工艺的偷工减料
宣府校场的砧声早已停歇,徐光启却在临时搭建的工坊内彻夜未眠。案头摊开的日升昌账本上,\"千锻工艺,坚不可摧\"的朱批墨迹犹在,而他手中的镍钢锁子甲残片,正无声诉说着截然相反的真相。
\"李青,把金相样本拿来。\"徐光启接过特制的放大镜,将样本置于烛光下。当光线穿透金属薄片,他的脸色瞬间阴沉——本该均匀致密的晶格中,赫然出现明暗交替的带状组织。这种缺陷,正是锻打次数严重不足的铁证。\"百锻,果然只有百锻。\"他喃喃自语,指尖划过账本上\"千锻\"的记录,纸张几乎被愤怒的力道戳破。
为验证推断,徐光启启动自制的材料试验机。随着液压装置缓缓加压,未充分锻打的镍钢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当指针停在490pa时,金属突然断裂,飞溅的碎片在冰面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标准要求690pa,\"他将数据狠狠写进记录册,\"晋商竟敢用十分之一的工艺,换取十倍的暴利!\"
历史的惨痛记忆在徐光启脑海中翻涌。萨尔浒之战的战报显示,装备晋商锁子甲的明军,甲胄破损率超过90。原本该抵御刀枪的锁子甲,在女真骑兵的冲击下如同朽木。他想起战报中描述的惨烈场景:士兵们的锁链断裂成锯齿,将皮肉割得支离破碎,而那些致命的缺陷,此刻正清晰地呈现在金相显微镜下。
更令人发指的是偷工减料的系统性。徐光启对照多份账本发现,晋商通过篡改锻打计数装置、伪造监工签字,将百锻的残次品包装成千锻精品。每一道工序的缩减,都意味着更多白花花的银子流入私囊,也意味着更多将士将付出生命代价。
\"大人,晋商代表求见。\"门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徐光启将断裂的镍钢与金相图收好,冷笑一声:\"来得正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