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98(5/21)
当王云帆带着随从踏入工坊,迎接他们的是材料试验机上醒目的490pa数据,以及铺满桌面的残破锁子甲——每一件都刻着晋商的商号印记。
暮色渐浓,徐光启望着校场外的烽火台,寒风卷起他的衣袍。那些被偷工减料的冷锻工艺,那些被利益腐蚀的军工体系,终将成为悬在大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他手中掌握的证据,或许能成为刺破黑暗的第一缕曙光。
三、技术背后的历史博弈
1 军工标准之争
宣府校场的寒霜棚外,北风裹挟着砂砾拍打着毛毡墙。徐光启攥着厚厚的实验报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那些记录着冰淬甲卓越性能的数据,即将在工部与兵部的联合审查中接受\"裁决\"。
\"徐大人,冰鳞工艺虽好,\"工部尚书陈永年慢条斯理地翻着账册,\"但磁石粉价格是普通铁料的五倍,朝廷哪来这般银钱?\"他身旁的晋商代表王云帆适时递上一份报价单,\"卑职商号的日本矿渣镍钢,价廉物美,完全可替代\"
徐光启猛地展开冰淬甲的测试图谱:\"诸位请看,冰淬甲的导热系数仅为普通铁甲的二十分之一,低温硬度提升30!这些性能岂是廉价铁料可比?\"他的声音在棚内回荡,惊得悬挂的温度计轻轻晃动。然而回应他的,却是陈永年的冷笑:\"战场上刀剑无眼,要那些花架子作甚?\"
当夜,兵部库房的烛火一直亮到寅时。徐光启的实验数据被逐页投入火盆,火苗舔舐着写满精确数值的纸张,将冰淬法的科学依据化为灰烬。唯有藏在沈墨袖中的《淬鉴图》残页,在月光下泛着隐秘的光泽——那是严承影用生命守护的技术火种。
\"大人,我们该怎么办?\"李青望着化作焦黑的实验记录,声音哽咽。徐光启却将目光投向校场远处的长城,那里正有一队运送镍钢的马车驶入——车辕上印着晋商的商号,车厢里装的却是含砷的劣质铁料。\"他们销毁得了数据,却销不毁真相。\"他握紧腰间的磁石挂件,\"只要《淬鉴图》还在,冰淬法就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三日后,工部正式颁布新的军工标准:停用成本高昂的冰鳞工艺,全面采用晋商提供的镍钢。消息传来时,徐光启正在修复受损的浑天仪。铜制的星轨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