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107(3/7)
可摧的防线。
李长庚得知消息时,正在修补破损的甲胄。他握着铁锤的手不住颤抖,眼前浮现出严承影最后那夜的身影。\"大人,我们该怎么办?\"他曾这样问。严承影望着星空,沉默良久才说:\"技术若不能守护百姓,便是凶器。\"此刻,那些被泄露的图纸,正化作射向大明将士的箭矢。
岁月流转,八旗军的冰淬甲越来越精良。他们利用长白山的冰雪资源,将冰淬工艺发展到极致。而大明王朝,却在内部腐败与技术流失的双重打击下,渐渐走向衰落。每当冬季来临,辽东的风雪中似乎还回荡着冰淬甲入水时的嘶鸣,那是一个王朝技术泄密的哀歌,也是另一个政权崛起的序曲。
三、朝堂反应:一桩被刻意掩盖的大案
万历四年腊月,紫禁城的琉璃瓦覆着薄雪,乾清宫内却闷热得令人窒息。十三岁的万历皇帝攥着辽东加急奏报,指节泛白。奏报上\"严承影坠马身亡\"的字迹旁,朱批赫然写着\"着张居正速查,边将失察,从严处置\"——但那个本该追查的硫磺草来源,却像从未存在过。
\"张先生,这\"小皇帝抬头望向垂帘后的身影。张居正抚须沉吟,袖口扫过案头堆积的改革文书。他当然知道严承影之死绝不简单,可一旦深究硫磺草背后的军械贪腐,不仅会触怒边军将领,更可能动摇\"一条鞭法\"推行的根基。窗外寒风呼啸,他想起严承影曾在密折中提及的光禄寺铜铁黑幕,那些文字仿佛还在眼前燃烧。
\"陛下,严主事之死虽蹊跷,但此时辽东战事吃紧,\"张居正声音平稳如深潭,\"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垂帘后的小皇帝张了张嘴,最终将疑问咽回肚里。司礼监太监冯保捧着朱砂砚上前,鲜红的墨迹落下时,严承影案就此盖棺定论——这个试图揭开贪腐黑幕的兵部主事,成了\"意外事故\"的牺牲品。
消息传出,朝堂暗流涌动。日升昌总号的掌柜们举杯相庆,他们在辽东的走私网络暂时安全了;边军将领们悄悄将账本塞进灶膛,那些用军械换来的真金白银,仍在源源不断流入私囊。唯有楚红药躲在锦衣卫的暗房里,反复擦拭着从\"踏雪\"胃中取出的硫磺草,金属托盘碰撞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五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崇祯十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