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160(1/18)
2铅银归藏
a核心科技与时空决战
1 超导熔炉的量子锻造
量子甲胄觉醒
敦煌密室深处,赵莽将刻满星图的青铜坩埚推入超导熔炉。11万枚空心银锭在45特斯拉磁场中悬浮旋转,锭内封存的铯-137放射源与液态铅剧烈反应,迸发的蓝光将岩壁上的《铁甲谜图》映得纤毫毕现。量子检测仪发出尖锐鸣响:\"超导转变临界温度突破!pbag合金形成!\"
沸腾的金属液滴突然脱离坩埚,在磁通量钉扎效应的牵引下自动排列。赵莽凝视着空中浮现的甲胄轮廓,那些液态金属宛如被无形丝线操控的傀儡,竟完美复刻了《铁甲谜图》中失传的\"偷薄甲\"——明代典籍记载的最轻战甲,重量不足三公斤,却能抵御火铳齐射。
倭寇首领的时空战舰撞碎穹顶,粒子炮的红光撕裂超导熔炉的防护罩。\"以为几件破铜烂铁能挡住未来科技?\"首领的机械臂甩出电磁网,却见尚未凝固的甲胄表面泛起量子隧穿特有的波纹。甲胄神经网络中的拓扑量子比特突然激活,11万枚叠加态银锭的纠缠数据如潮水涌入,将电磁网的攻击轨迹解析成量子态代码。
\"启动相变程序!\"赵莽将ta-65药液泼向熔炉,耐辐射奇球菌在液态合金中疯狂增殖,分泌出的特殊酶加速了超导转变。当最后一滴铅银合金凝固,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了:整副甲胄突然散发出璀璨的量子光芒,表面浮现出类似大脑神经网络的纹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相变成功,这副甲胄获得了宏观量子意识。
甲胄自主悬浮而起,以超越肉眼捕捉的速度穿梭在战场。它精准预判倭寇粒子炮的发射轨迹,利用量子隧穿效应让攻击直接穿过自身;面对东厂的磁暴发生器,甲胄表面的超导合金将磁暴能量转化为自身运算动力。当倭寇释放基因武器,甲胄竟生成量子纠缠护盾,将攻击反弹回敌舰。
首领的全息投影剧烈扭曲:\"这不可能!古代工艺怎么可能制造出量子级装备?\"赵莽握紧戚家刀,刀身的氧化钌纳米片与甲胄产生共振。《铁甲谜图》中的星图在甲胄表面流转,那些看似装饰的纹路,实则是用明代工艺镌刻的量子算法。
最终的能量爆发中,甲胄在量子纠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