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162(3/10)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林夏已经调出了量子物理数据库。254kev——银原子k层电子的结合能,恰好与锑-125衰变释放的355kevγ射线形成共振频率。
\"准备铜质电解槽。\"林夏将青铜匣轻轻放入特制容器,\"我们要重现六百年前的量子烙印技术。\"她想起古籍中关于\"镜鉴照魂\"的记载,传说郑和船队的宝船上,曾有一种能映出过往的神秘器物,此刻终于在现代物理学中找到了注解。
当γ射线穿透铜槽壁的瞬间,整个实验室突然暗了下来。无数幽蓝的光点从晶格间隙迸发,如同星群坠入液态银河。根据布拉格衍射原理,γ射线在铜晶格中发生干涉,在槽壁表面编织出细密的干涉图样——这正是全息影像形成的基础。
\"快看炮弹!\"小陈突然惊呼。当11克银质炮弹靠近铜槽时,诡异的变化发生了:银原子k层电子吸收γ射线能量发生跃迁,与锑-125衰变产生共振。特定区域的成像对比度骤然增强,槽壁上渐渐浮现出模糊的人影。
那是一艘巨舰的甲板,身着明代官服的水手们正在忙碌。画面中央,一位老者捧着青铜匣,转身时露出的面容让林夏倒吸冷气——那分明是历史记载中失踪的宝船副使王景弘!更惊人的是,老者胸前挂着的罗盘,指针竟在不受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剧烈摆动。
\"这不是普通的全息投影。\"林夏的声音在颤抖,\"是量子态的记忆残留。\"她想起理论物理中的\"量子纠缠记忆\"假说:当物质在特定能量场中发生相互作用,其量子态信息会以某种方式留存。而眼前的青铜匣、银炮弹与铜晶格,恰好构成了跨越时空的量子存储系统。
实验室的警报突然炸响,厚重的防爆门被暴力撞开。一群戴着防毒面具的黑衣人闯入,为首者举起手中的电磁枪:\"林博士,我们追踪这个量子烙印技术二十年了。六百年前,郑和船队正是用它记录星图坐标,而你们现在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千钧一发之际,林夏抓起银炮弹砸向铜槽。剧烈的共振瞬间引爆,γ射线与银原子的能量激荡形成量子漩涡。那些正在消散的全息影像突然具象化,明代水手们的身影化作光刃,将入侵者的电子设备尽数摧毁。而在混乱中,青铜匣表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