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165(5/12)
。
千钧一发之际,林深调整磁场参数,同时将激光频率微调0001thz。奇迹再次发生——盾鳞光学腔内的光子共振频率与bec的量子涨落达成同步,光斑开始重新绘制图案。但这次显现的不再是冶铁工艺,而是一组由拓扑缺陷构成的量子比特阵列。银发女人的干扰器在强大的量子场中剧烈震颤,她惊愕地看着凝聚体表面的光斑化作无数纠缠的光子流。
\"你们以为这是偶然?\"林深的声音在电磁轰鸣声中响起,\"盾鳞沟槽作为光学腔,需要精确到纳米级的外场调控才能引导凝聚体。古人能做到,说明他们早已掌握了量子层面的雕刻技术。\"当自毁程序启动,bec爆发出的强光将所有数据编码成量子噪声,只留下实验室墙壁上若隐若现的光斑残影——那是量子世界对人类发出的无声谜题,等待着真正理解其奥秘的人来揭晓答案。
三、拓扑量子计算的可行性
1 量子迷雾中的冷焰突变
在国家量子实验室的真空舱内,一束冷蓝色的光静静笼罩着一团冷原子云,这是科研团队历经数周才冷却至100nk的铷原子集合,距离绝对零度仅有一步之遥。林深紧盯着操控台上不断跳动的数据,眉头紧锁,他试图通过光晶格与超精细能级调控,将这些原子转化为稳定的量子比特,构建新一代拓扑量子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但实验却屡屡碰壁。
“教授,能量波动出现异常!”助手苏棠的声音打破了实验室的寂静,她指着监测屏幕,眼中满是震惊,“冷原子云的超精细能级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开始自发分裂!”林深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屏幕上,只见原本整齐排列的原子能级图上,出现了一道道不规则的裂痕,就像平静湖面突然泛起的诡异涟漪。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分裂的能级似乎在进行着某种有规律的重组。原本随机分布的冷原子,开始以一种难以理解的方式聚集,形成了一个个微小的量子孤岛,每个孤岛中的原子都在同步进行着量子态跃迁,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操控。林深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荒诞的念头——古籍中记载的戚家刀,传说其能“斩断虚空的脉络”,难道这看似毫不相干的冷原子云突变,与这种古老兵器有着某种神秘联系?
就在林深陷入沉思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